0
当前位置:首页 > 关爱生命 > 专家视点 > 正文

赵美娟:“人文”的意味

发布时间: 2018-04-24 13:52:4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医学人文”之“人文”是什么?如不去深究,在意会言传间也不妨碍交流。可一深究,难以给出一个普遍认可的定义。“人文”,为什么受到社会广泛推崇?同时,为什么又难明确界定内涵外延?要么被质疑“挂一漏万”,要么被质疑“以偏概全”,要么被指责“无法验证”和“自相矛盾”。可以想象,如果组织一个关于“人文”含义的辩论,一定会无休止地争论下去难有结论。“人文”与所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遭遇的这一“尴尬”,由来已久!真是“想说重要不容易”。而“不好讲又重要”的背后,自然别有一番意味在里头,毕竟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绕不开”的穴位。本文从人文社会科学意义上的“人文”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关系角度,对“人文”的意味试作一次思考性归纳。

        1“人文”与“科学”是两种不同的视野

       众所周知, 对于“眼泪”, “科学”告诉我们那是“盐加水”;而从“人文”角度看,眼泪岂是“盐加水”这么简单?!所谓人文与科学 “两种不同视野”的基本意指:“人文视野”关注人在精神、情感、意义等生命价值层面,具有差异、具体、生动特点;而“科学的视野”关注对象“是什么”,属于事实判断,具有普遍、抽象、严谨特点。“人文”与“科学”如同“阴与阳”,鉴于二者具有“多维多样”、“相反相成”、互为对应有机整体的关系,采取并列讨论的方法,以便更好理解和把握“人文”的意味。主要归纳如下:

       1.1 角度性质不同

       “科学”要回答“真”,即:揭示世界是怎样的?属于事实判断的性质。“人文”是回答“善和美”,即:世界应该怎样才更善好?属于价值判断的性质。

科学的“真”,“是什么”属于哲学传统“本体论”范畴,由于人对周围世界的本源充满好奇,人渴望明白并揭示出来。以“是什么”为己任的自然科学,尽管从近代才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在短短的几个世纪里,物理、数学、生物等领域已经为人类揭示了很多“是什么”。而人文的“善好”,“应是什么”属于哲学上的“价值论”范畴。“价值”的特点在于,实际怎样先不去论,重要的是“人”认为重要的,就是有价值的。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价值观在今天的社会家庭中,已经不再有那么大的作用了,“丁克”家庭也多起来。又如“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一价值观强调,尽管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当上元帅,但“人”勇于挑战“不可能”本身,就有意义。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发现,人或一个团体或地区,之所以这样或那样思考、判断、行动,都是基于一定的价值选择。价值观是维系自己与群体的文化基因,假如价值观不同,分歧甚至矛盾隔阂是早晚的事,包括西方一些地区,因宗教之间信仰冲突出现的混乱和武装冲突,都反映人性一个特点:人(或群体)需要一个安身立命的“支点”,以此解决“意义”问题,所以,人要先选择“什么对自己重要”这件事,正如德国哲学家尼采一针见血指出的:“人必须有意义才能生存,人的这种寻求意义的天性是任何悲观主义真理摧毁不了的。”

       可见,科学的“真”是“能为”;人文的“善好”是“应为”。若多数人只知“能为”忽视“应为”,或只知“应为”忽视“能为”,这个世界会陷入蛮干或虚夸的局面,畸形、片面甚至灾难不是在所难免吗?

      1.2 论述方法不同

      “科学”,采用标准明确的数学或逻辑陈述与实证方法,以物理学为科学独立(标志着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端口,基本方法是“控制-对照-比较”,要求逻辑推理与论证必须在系统思想概念没有歧义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只有符合一定思想范式(Paradigm)的逻辑并可证实(Positivism),正确者是同义反复,如:1+1=2, F=ma,E=mc2,错误者是自相矛盾。概念一旦变化,意味着“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或观念转变,意味着新的理论的产生。

     何谓符合逻辑?一事物只有符合逻辑,才可理解;能理解的,才有意义。简单举例:“一位8岁的小姑娘是个深山老人”,这话不可理解,因为逻辑不通。如果把这句话里的“是”换成“像是”、“自称”,逻辑上就可能了,也就可理解了。

     何谓数学或逻辑表述?从十七世纪的笛卡儿开始,将自然科学数学化,用数学演绎的符号体系代替日常语言的推理体系,获得了定量的精确性。后经牛顿继承伽利略倡导的实验加数学的方法,提出实验归纳和数学演绎的方法,于是开启了现代科学,使得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中逐步独立出来(之前,科学与哲学是一体的),成为主要是为了探究自然的有实用目的的科学。对这套自然科学的思路方法,英国数学家兼哲学家罗素在《西方哲学史》指出:“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1]。”

       “人文”,笼统讲虽然注重思辨推理,但因为人的意志、人的利益动机和人的越来越强大的工具手段等变量因素,人文社会领域论述方式呈现多样的文化地域特色,这种基于“悟”的认知,带有浓厚的价值反省和文化艺术味道,表述中多采用日常语言,以“描述”“隐喻”为主,这样一来,言说论证就多元多派,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往往是议论中涉及的概念在各执己见的前提下各抒己见,不用偷换概念就使议论纷繁丛生,或相互矛盾,或南辕北辙,或别有洞天,或奇思妙想,或耐人寻味。诸如“自由”,就有两百多个定义;“文化”,有一百多个定义;还有类似“精神”“爱情”“幸福”“成功”“美”“人权”等,中国的“道”,佛教的“空”,更是千古呻吟,剪不断理还乱,留有满腔感悟在心头。人文,因此,真正成了“人学”,所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人的内在丰富与精神渴求的不同张力,成全了我们今天的人文生活方式,现代人一边承载着前人传下来的文化基因,一边创造性地释放着来自自己遥远精神家园的生命精神动力能量,一如既往地匍匐行进在通向那终极生命关怀与寄托的路上。

        1.3 学理性质不同

        在学理性质上,“科学”无国界。1+1=2,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没有歧义,是标准答案。而“人文”有国界,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性、个体性等差异,不仅有时空地域的前提与局限,还有社会历史文化的前提局限。差异,是不同。因为不同,进而,也多彩多姿。“人文”的这一多元、多样、多变、具体等的特征,看似“无标准的标准”构成了其人文理论在学理性质上的“生命活力”,本质上,体现的是“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整体责任担当与克制自律。“人文”意识的独特性与“科学”意识的工具理性,显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视野。因此,“人文”难以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定义,本文只好用“意味”一词。借用罗素的学生、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的名言,“凡符合逻辑的,都能够用语言说清楚;凡不符合逻辑的,就应保持沉默。”这句名言,可以作为理解人文与科学学理性质不同的注脚,因为维特根斯坦同罗素一样,都是科学与人文兼具的“双栖型”科学家兼哲学家,最能把握这其中的微妙。维特根斯坦还在《文化和价值》中有过更细腻的阐述,他说:“人有着这种感觉,即他在心里说出的话比他以言词表述的更为清楚[2]。”维氏从科学标准的角度,道出了他关于“说不清”的逻辑思考,那就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反比关系,如果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大,其内涵就越小,当这个概念的外延可以无限大时,其内涵趋于零。而“人文”类似“道”一样,虽可意会言传,但难以用语言界定,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宜“保持沉默”。

        2“人文”与“科学”又是有机一体的

       如上所述,人文与科学虽然性质视野不同,但都是基于人的认知情感生活活动,共同构成人的“真善美和知情意”。作为人的完整生活与情感,人文与科学是交融、融汇、自洽在一起的,只是为言说方便才分开阐述。任何科学发现与成果背后都有着高贵的人格力量和信仰情怀在支撑,这是人性使然。

       主要体现在:

        2.1 共同的“人本”前提与目的

       从古至今发生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基于各种各样的具体历史条件。后人解读历史,诊断现实,评价定性,建设方案等,也总是基于一定的前提和某个“角度”。正所谓“角度决定态度”,态度体现某种价值观,角度的转换便意味着价值观的转变。

      “人文”与“科学”都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宇宙的认识活动。“人本”的视角成为二者共同的前提与目的,人为与为人贯穿于一切故事中。人类繁衍到今天,世上发生的所有变化,取得的所有进步,形成的所有文明,大到宇宙太空,小到微观粒子,从殿堂庙宇,到市井生活,哪一件不是“人为”的?!哪一件不是“为人”的?!人的自身进化史正是伴随着人对周围世界的冲动探究与逐级深入深刻的揭示与互动展开的。说到底,因为“人”,为了“人”,构成了“人文”与“科学”的应有之义和事实。想想看,在人身处的这个世界里,尽管不同人种、不同地域、不同国家有着各自的历史和文明积累,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生存方式与发展路径,却始终没有背离“人为”与“为人”的“人本”意义视角。人,作为自身的前提与目的,成为纵向人类文明与横向社会生活方式不断变换更迭的前提、动力和归宿,呈现出带有人性局限前提下的波澜壮阔的梦想追求与探险牺牲。当穿越人类历史的无数精彩与无奈,会由衷感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包括人与人)仿佛量子纠缠,须臾不离,时刻处于“纠缠叠加”状态。难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说,“人既是他是的那种人,同时,又是他向往成为的那样的人,”窥见了人的奥秘。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追求社会存在感的,人的印记人文,首先意味着 “因为人又为了人”的这样一种“人本”视角。

        联想当下包括医学在内的现实社会生活,“人文”之所以受到推崇和关注,恰恰是因为一些现象背离了“人的前提与目的”而这一“人本”视角:诸如问题“疫苗”等行业不正之风;生态环境破坏,空气污染;当这类现象不再个别而反反复复时说明:人巨大贪婪的作为,远离了“人作为自身的前提与目的”本质,人,走向“异化”,即人创造拥有的东西(比如:技术、产品、财富等等)不再是“为人”的“目的”而服务的“手段”,反过来成为奴役和支配人的、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即:人成为“问题”,也是伴随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称霸以来出现的世界性问题。

        2.2 有机一体的“依存”关系

       “依存”是借用爱因斯坦在论述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时的用语。人文与科学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真正的科学,也不会有真正的人文,反之亦然。对此,爱因斯坦有一段形象概括:“科学只能断言‘是什么’,而不能断言‘应是什么’,可是,在它的范围之外,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仍是必要的……尽管宗教的和科学的领域本身彼此是界线分明的,可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牢固的相互关系和依存性……我不能设想一位真正科学家会没有这样深挚的信仰。这情况可以用这样一个形象来比喻:科学没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象瞎子[3]。”

        可见,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行为与命运的不断反思与渴望突破的生命动力过程。只有人文与科学并行并重,才能避免因强调“人”的价值利益同时,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呼唤人文,同样意味着呼唤理性的批判与质疑的科学精神。“道法自然”表达了科学与人文这一有机一体的内在关联性,笔者曾经在“医学为什么要讲人文”的论文中进行专门讨论,提出了“重塑生命观和科学观”的观点[4]。一方面,人文精神需要科学理性去发现隐藏在对象中的规律,使价值判断和目标降低盲目性或抽象狂热,否则,空谈“人文”势必陷入“伪善”或“口号”?同时,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互为依存的,人本的人道精神、理性的真理追求、灵魂信仰的超越情怀,构成“人”的“生命太极”元素。

        因为,人在成为自己的前提与目的同时,还处于一个更大的前提:人无法摆脱自然宇宙规律(自然力)的神秘支配,尽管人力越来越强大。人与自身与自然的双重前提,意味着人有双重局限,如:人无法永生摆脱死亡,人无法摆脱天灾人祸与安全恐惧。一句话,人无法战胜来自自身和外部的“局限”与“自然力”,而只能怀揣敬畏之心去正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宿命。那么,这样的“人文”意味在框架上,应是在正视前提局限的前提下,去憧憬如何“诗意地栖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语)在大地上。

        3“人文”意味的现实体现

       “人文”的意味只有融入实践、融入生活、融入人心成为自觉需要与信仰,才有意义。说到底,人文即生活。人渴望拥有更有尊严、更有质量、更健康的生活条件与社会人文环境,包括医学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更浓厚的人文空气。这是自然而然的期盼,需要全社会每个成员共同为之努力,表现在:

        3.1 首先应是一种生命态度

        所谓生命态度,意指基于对生命现象的不断认知与感悟,领悟自身生命与自然宇宙的息息关联,领悟自身健康幸福生死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影响,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熟的对生命与健康所持的生命价值观和生命态度,也即生命观。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生命价值观,反过来影响着人的生命与健康。提倡珍惜健康,敬畏生命,敬畏生态。

        对生命现象的认知与理解,也像认识其它事物一样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具有层级之分。层级越高,视野越广,越接近看清全貌;层级越低,视野越窄,越不易把握整体。比如,生命与健康,从关注自身开始,以为健康是自己的事,诸如生活方式、起居修养;后来发现,健康还与周围环境有关,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从衣食住行到人际关系,从休闲娱乐到精神交流,个体时刻与自然社会交织在链条之中;再后来发现,整个宇宙生态与个体冷暖息息相关,正所谓“生命小宇宙,天地大宇宙,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乾坤”!小小的个体与自然宇宙,仿佛是一棵树与枝干的关系,这棵树上的任何枝干、任何一部分,都隐藏有整棵树的完整本质,没有哪一部分有丝毫遗漏!

        如此领悟生命奥秘,从宇宙生命观俯视我们自身的生命健康与生死命运,不仅不是“自作多情”,而是生命层级不断跃升的必然:到此,个体会感叹,大自然原来离我们很近,宇宙原来离我们很近!内心情不自禁地产生超越情怀,如科学巨匠、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随着他探索发现自然宇宙的深入,他说自己“更像哲学家”,他深信“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它超越人格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体验而引发的宗教意识[5]。”爱因斯坦对上帝、宇宙宗教情怀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们的心灵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情感;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告诉人们他的“上帝”是“大自然”,是那和谐的秩序—— “永恒的谜”。

        感受爱因斯坦这位伟大人物意味深长的充满谦卑的文字,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有知者敬畏”。生命境界层级如此之高,始于对宇宙生命奥秘的探究与感悟,敬畏欣喜之余,个人生命态度方可接近生命现象的价值真谛,活出相应的生命态度来。如他说的“一个人从能活在自我之外时起,才开始活。”【6】

        3.2 崇尚理性批判与质疑的科学精神

        崇尚理性批判与质疑精神本身,难道不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如果将“生命太极”里的“阴阳”理解为人文与科学,那么,我们“讲人文”自然意味着“讲科学”。人的事情很多问题出在“度”,当“人文”被放置在很多名词前组成词组的时候,比如:“人文医学”或“医学人文”、“人文管理”或“管理人文”、“人文护理”或“护理人文”,等等,这样的组合越来越频繁被使用时,一种信息传递出来,那就是“人文很重要”。但是,生活世界时刻处于混沌状态,如去医院看病,就是一个过程,哪里分得清“人文”还是“科学”?一旦遇到问题或纠纷,事后总结分析起来,便讲这里缺少人文,那里缺少科学云云。实际的问题是,比如:本届政府呼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所谓“双创”需要的科学精神,恰恰包含着勇于理性的批判与质疑的精神,这是“自主创新,科技强国”的精神灵魂,正是“人文”的核心——生命态度(生命观)。因为,技术、金钱、设备、包括制度等,都不是“生命里的东西”,唯有人的生命里那股价值信仰与梦想的力量,才可以使外在的那些技术、金钱、设备等“手段”产生价值(当然,没有这些手段注定是不行的)。倘若缺乏批判与质疑的精神,缺乏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自主创新”就缺乏必要的前提!纵观伟大人物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有着卓尔不群的生命价值观,只有达到了“清醒”境界,才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光亮”,如梭罗在《瓦尔登湖》结尾语那样: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文学家的语言不仅让人读之动情,更让人领会了人间的大“道”与“术”之间的本质不同。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都是源于人的眼睛,也许是为了便于量化,便于“游戏”,常常过于强调“看得见的物”,而忽略那看不见的“道”的灵魂,而灵魂恰是人的复杂生命系统存活、进化的标志。植物、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进化优化淘汰机制,而人的生命因为有了意识思想,便有了恐惧与痛苦以及对应的幸福与快乐。于是,健康、生死之类的自然生命现象,在人身上却表现为反自然的“逆袭”,这是科学理性敢于质疑与批判的最神圣原始的“超越智慧”—---渴望活着、渴望活好!基于这样理性的批判与质疑,不断有新的科学与技术取代旧的,有今天我们寿命的延长与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才越发感到,人的认识水平与能力,距离破解生命之谜达到“顺心如意”,原来还依然遥不可及。

       唯有质疑与批判的超越智慧,才会有创造性发现的可能。爱因斯坦生出“宇宙宗教情感”(cosmic religious feeling)正是他不断在质疑批判中“领教”大自然奥秘的结果,例如:1915年他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进行的一次轰动世界的“实验”:弗洛伊德于心中发出无声命令:要梅森在一分钟内,到隔壁卫生间取一把镊子拔下爱因斯坦的三根胡须。结果,梅森立刻照办,爱因斯坦竟然像木头人,毫无反抗地让梅森顺顺当当地拔下三根胡须,时间恰好是一分钟。两位伟人在铁的事实前惊得目瞪口呆。爱因斯坦对说:“我知道很多人,会无法接受,因为这方面的信息接触得太少了。多接触一些现在最前卫的科学发现,你就会慢慢明白,人类对宇宙、对地球和对人体是多么的无知。人体对现在的科学家来说,还是一个谜!永远的谜!”【7】

       3.3 注重健康和谐的心灵生活

        人文即生活,生活即人文。如何理解人文,就会如何选择生活。“人文”看不见,因为,那是生命里的东西;而“生活”看得见,那是人生命状态的具体表现,一而贯之地表现在个人生活、公共生活、事业生活等各个方面。向往美好的生活,是人都会有的期待,但是,是否能实现美好的生活愿望,的确需要漫长的思考历练,才会懂得生活、生命、意义之类的大问题。人是动物性和神性兼具的事实,注定了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要解决“饥饿和爱情”(雪莱语),一方面要解决道德与意义。而“好”或“不好”本身,就是价值判断。虽然在不违背法律底线的前提下,个人价值选择无可厚非,但是,为了选择好的生活,的确存在着因对生命哲理理解的不同而呈现出层级差异。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肉体与心灵之间,具有一定张力。外在物质生活的舒服便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心灵的安静与本来具有的空灵悟性,人,非静宁无以致远,身体的透支势必妨碍心性的丰富?

       对此,哲学美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有如此概括:似乎肉体越摧残,心灵越丰满;身体越瘦削,精神越高妙;现实越悲惨,神像越美丽;人世越愚蠢、低劣,神的微笑便越睿智高超。无疑,人文的生活方式应该是距离生命真实最近的路径,世俗的需求会随着心灵层级微妙跃升,变得适度而不过度。约翰• 多尔(John Doerr),美国硅谷最著名的风险投资家之一,曾是英特尔、思科等最伟大企业的投资人。约翰•多尔在一次访谈中特别强调:优秀的企业家是传道士,而不是唯利是图者(“Good Entrepreneurs Are Missionaries, Not mercenaries.”)

        因此,注重践行人文生活,在生活中完善思考,具有怎样估量都不过分的价值意义!如康德那句名言:有两样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4 结语

        20世纪杰出的精神分析学家、美国当代心理学大师艾•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在名著《自我的追寻》的扉页上分别引了释迦牟尼、老子、柏拉图、和近代哲学史上重要的理性主义者哲学家斯宾诺莎的箴言,其中,老子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斯宾诺莎的“即使我所指示的方法似乎相当困难,但并不是做不通。因为它很少被做到,所以,才显得这么困难,假如救世之方轻易可得,不劳而获,为何那样多人没有做到呢?但凡是可贵的事情,都稀罕难得。” 【8】

        本文围绕“人文的意味”,试图:从如何理解个体生命,到如何理解自然界及宇宙的生命,期待生命层级不断跃升和注重生命系统“全局”思考“了悟”,自觉关注维护社会的和谐,将道德生活纳入“人究竟应该怎样活”这一人文价值的终极追问。反省总是有些沉重,但这样可以矫正一些浮躁。

        特别是在医学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们对医学抱有的各种期待,包括非理性过度期待,正是导致医学中问题与矛盾的深层原因。说到底,生命与健康首先是、最终还是一种文化,“生命里的东西”一旦出了问题,还得通过“生命里的东西”去对冲免疫掉,任何外在的“手段”都没有内在的作用大。可以预见,对生命与健康的文化性、人文性的全方位研究,是未来研究型医院建设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参考文献

[1] 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0.

[2] [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黄正东,唐少杰,译[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11.

[3]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82-183.

[4] 赵美娟.医学为什么要讲人文[J].中国医学人文,2015,1(2):9-10.

[5]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43

[7] 爱因斯坦.当科学家登上一座高山后,却发现神学家早就坐在那里了[DB/OL] . 转引自:360doc个人图书馆, 2014-09-0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06/16/7530326_407454412.shtml.

[8] [美]艾•弗洛姆.自我的追寻.孙石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来源:《中国研究型医院》杂志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