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 丹心育龙脑
——“中华文化人物”评选候选人宁石林事迹

 

  2005年的冬天,在位于湖南省地理版图上最西边鼻子尖位置的新晃侗族自治县,来了一群操着外地口音的城市文化人,当地人惯用思维认为这几个人一定是来这里旅游的,过几天就会离开。但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群人不但没有离开,而且还在当地一个远离县城15公里的山村驻扎下来,并且一住整整七个年头,至今还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是什么风景吸引他们,让他们如此有毅力抛家弃子、不怕寂寞、不畏艰难,扎根在这边远山村不动摇。在这里我们要向大家讲述一个龙脑产业创始人宁石林董事长与新晃龙脑的传奇故事。

一、为了一个梦想:
  自从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宁石林就有一个最朴实的想法:要成为一个对人类、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1981年底宁石林从湖南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进中央机关——第一机械工业部,在部机关又由于表现突出两年后当选部直团委副书记。并在北京拥有了条件优越的房子和温馨的家庭,这一切在当时那个年代应该是很令人羡慕和追求的事。但是对于一个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来说,他一直希望能通过创办产业来实现自己人生最大的价值。同时对于一个曾经下放过农村、对农民具有深厚感情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情结就是更希望通过一个产业能够带动农民致富。因此,1992年当改革开放的浪潮波及中央机关时,他毅然决然丢掉铁饭碗下海创业。2005年,当新晃龙脑这个项目摆在他面前时,他更是惊喜不已,再一次毫不犹豫,将个人的全部积累投入到这一产业中。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产业能让他如此如醉如痴呢?
  事情要追溯到1988年。那一年,新晃林业科技人员在对当地植物资源进行普查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植物——龙脑樟,它含有非常珍贵的药用原料——龙脑,但这种植物在当地只有少数几棵,而且都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原始次森林中。当地政府当时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宝贵的植物资源,若能将这个资源利用起来,将对当地经济和农民致富是一个具大贡献。但如何才能将这个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呢?对于这个地处湘西边陲落后的少数民族贫困县,人们大多不抱太大希望:一是这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当时离省城长沙要翻过2000多米的雪峰山脉和鸡公界两大天然屏障,开车需要12个小时,此外,该县70%以上为侗族人,思想封闭、民风彪悍,外地有资金实力的人很少愿意在这个地方投资;二是这个产业要发展起来过程将十分漫长,谁都知道,种树不是种庄稼,没有十年八年别想得到收获,这期间还将需要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人畜破坏;三是龙脑是什么东西,当时对于一些医药领域的人都不清楚它的用途,何况普通百姓,要想在中国打开市场将难上加难。但正是由于这些困难,宁石林先生从中看到了商机:就是要捡别人啃过的但又啃不动的东西来才能啃出味道、啃出价值。也正是由于这个项目的特殊性,宁石林先生也看到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到了:自己不正是在默默追求这样一个利国利民、造富农民的好项目吗?于是,从2005年起,他把所有资金和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一产业,经过七年的摸爬滚打、苦心经营,硬是从当时的一个小作坊发展到现在拥有上万亩龙脑樟原料林、280余亩苗木繁育基地和占地50多亩的龙脑生产基地,公司总资产近亿元,已成为中国唯一、世界最大的天然龙脑生产基地。
  宁石林常常对身边的人说过这样一些话: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不能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被人需要被社会需要才不枉来这世上一趟;我个人从不追求有多少资产,我更看重的是对社会有多少贡献。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今天的龙脑产业发展说明了一切。

二、为了一个使命:
  宁石林先生与龙脑结缘来自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2005年,一位林业专家向他提起了新晃龙脑项目,当时对于一个在大学学电气自动化的人来说,既不懂医又不懂药,没有人意识到他会对此项目感兴趣。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个有益于人类健康、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有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项目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
  龙脑作为人类健康领域的医药瑰宝,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最早记载于南北朝,唐诗宋词多有赞美,它在医疗、养生、美容、日化领域,特别是防疫和治疗疑难疾病方面都有突出作用。可惜在我国,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称赞的龙脑一直依赖于从东南亚进口,由于其功能显著和价格昂贵而成为少数皇宫贵族的专用贡品。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使大多数老百姓都能用上龙脑,我国自行开发出了合成冰片用以替代。长此以往,人们已经习惯性地认为龙脑就是合成冰片,而对其中的有害物质和功能差异不再关注,更不知道还有天然龙脑的存在。1988年在我国新晃境内发现含龙脑植物——龙脑樟,首次将国产龙脑摆在了国人面前。新晃龙脑的问世无疑是上天的恩赐、人类的福音。当宁石林一踏入这一陌生领域时,立即感觉责任重大,特别是要在各项领域还龙脑以真相更是任重道远。(犹如《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与紫薇,在大山中沉睡了几百年的龙脑树才是真格格,但它已完全不被人们所知道,假格格合成冰片已被人们所接受,替代了真格格的位置)。但是他坚信,只有更快地发挥龙脑樟资源优势、促进龙脑产业发展、为国人提供更多健康有效的龙脑产品,才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这个路子不会错。他将为此勇往直前,决不放弃。
  为了这一使命,宁石林决定首先在龙脑樟原料林的发展上苦下功夫,龙脑樟原料林是需要一棵一棵树苗种植起来的,而这一棵一棵树苗又需要从深山中的母树上采摘一根根穗条再经过扦插而培育出来的。为了这些树苗,宁石林可谓是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他常年在田间山头亲自指挥、亲自劳作,经常一待就是一整天一整夜。2006年初和2008年初的两场冰雪把他亲手培育的数百万株苗木全部冻死,公司所有的人看着这些枯死的苗木都暗自落泪,大家心里清楚,这损失的不光是钱,更重要的是又要耽误一年的生产季节。同时大家也更为宁石林担心,他能够承受住这么大的压力吗?他还会继续坚守他的事业吗?损失发生的第二天,人们又看到一个身影出现在育苗现场,又一个新的育苗方案已经启动,同时还会听到又一个红军长征的故事在员工中流传,这就是宁石林!这就是宁石林面对困难所表现出来的镇定和坚毅!
  2008年,历经三年、前后经过无数次修改的第四代天然龙脑提取设备正式安装使用,这也是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生产和安装的天然龙脑生产线。2010年该设备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人们也许不理解,一个生产植物提取物的企业怎么会去设计一套生产设备呢?但是,这就是全国唯一生产天然龙脑的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没有可以借鉴的生产工艺,没有采购回来就可以用的生产设备,更没有相应的质量标准,一切都必须靠自己,靠自己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失败、不断地进步,从而发展到今天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及与该产业相适应的全套质量标准和管理模式。
  2011年5月,全国首届原生中药材(新晃龙脑)认知与合理利用研讨会在湖南新晃召开,与会专家与新闻媒体近百人参观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及年产100吨的天然龙脑生产车间。当专家们爬上苗冲龙脑樟原料林基地时,他们为眼前的一切所震撼:绵延起伏、叠叠相连的一个个山头,漫山遍野都生长着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龙脑樟树,它们是土地的保护神,更是人类健康的福音。专家们惊叹这遍森林的壮观,更惊叹创造这一壮观景色的这一群“山里人”,他们将以何等的毅力坚守着这片土地,创造着这一伟大的奇迹,改写中国无天然龙脑的历史?!在会议结束时,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的副巡视员洪净女士发表感言:我真的很佩服宁石林的战略眼光,佩服他的执着追求,但我更佩服他坚定果敢的创业精神,没有他们就没有天然龙脑的今天!在这里我代表中国中医药学会授予新晃龙脑公司“中华中医药学会天然龙脑资源保护和研发利用基地”,他们是当之无愧的!

三、为了一个承诺:
  2005年,在宁石林带领的这个团队刚刚踏入新晃龙脑这个产业时,时任新晃县委书记找到宁石林说:宁董,这个产业已有很多投资商来考察过,但都因为这里的条件太艰苦、产业过程太漫长而最终放弃,你是北京人,又在中央机关工作过,那里的环境那么优越,我真的担心你们能否坚持下去。宁石林当时毫不犹豫回答他,既然是自己看准的产业再苦再累也坚决不会放弃,我会遵守我的承诺,给新晃人民一个满意的回报。一转眼过去了七年,新晃县已调换了三位县委书记,企业中也有人陆续离开,但宁石林不但没有走,而且队伍越来越壮大,产业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本县纳税最多、资产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最有发展潜力的民营科技型企业。
  用我们的行动让大家跟着走”,这是宁石林先生在创业初期对公司领导人提出的口号,也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工作中最困难的事情都会出现他的身影,企业中取得的每一项进步,都会有他付出的汗水,万亩原料林的每一个山头他都爬过,涉及的每一个村庄,他都亲自上门拜访过。他为乡村捐款修路,他为贫困农户排忧解难,他用他的行动引导着员工勇敢向前。如今,当问及至今还在公司任职的总经理时,她说:每次当有人问及我为什么能够坚持这么多年时,我都会含着泪告诉他,我确实多次动摇过、退缩过,但一看到宁董那种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充满信心的目光时,我不得不被他的精神所感染和折服,我没有理由离开。

四、为了一份责任:
  新晃龙脑产业要想做强做大,离不开新晃这片土地,更离不开当地农户的积极参与。记得2005年,公司刚开始发动农户参与造林时,大多农户冷眼旁观、犹豫不决,他们曾被很多承诺伤害过,也被很多商家抛弃过,他们不相信这群外地人能给他们带来财富。他们必须先看看,看看企业到底是怎么做的。为了消除他们的疑虑、减轻他们的风险,公司在当年果断采取租地造林方式,参与农民工资一天一结,有意愿长期参与的可直接进入公司,成为正式员工,同时,公司迅速发展生产车间建设,大规模培育苗木,让农户看到公司的决心和信心。这一系列措施,第二年就收到了显著效果,当地农户纷纷出地出劳动力,积极配合公司的各项行动。到2011年上半年,在当地农户的积极参与下,龙脑樟原料林面积已突破一万亩,惠及农户数千家、近万人。为了让农户能从龙脑产业中长期受益,宁石林带领大家,不断摸索育苗技术,为农户提供高品质的苗木,同时,组织一班子人上山入户对种植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宁石林常说:我创办这个企业就是为了让农民能够通过这个产业脱贫致富,给他们带来实惠,让他们在家门口赚钱,因此,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利于农民,再亏也不能亏农民。正是为了这样一份责任,从2005年起,以宁石林为首的投资者已相继在这片土地上投入资金5600余万元,当地农户已从育苗和原料林建设中获得收益近千万元。当宁石林看到周边的村庄一栋栋新房耸立起来,曾经外出务工人员都纷纷回来加入龙脑产业并积极支持这个产业时,人们看到了他脸上喜悦的笑容和内心无比满足的表情。
  今年5月,当一位领导亲临龙脑樟原料林现场视察并聆听了宁石林的创业故事时,即兴题写了一首诗:“湘西之地有雄风,席卷遍山野地红(5月的龙脑樟新叶呈红色),大地之子知根重,伟业将起夜郎中(新晃县正在打造夜郎文化)。用以赞美宁石林的艰苦创业精神。

五、为了一个目标
  山高路运坡长是我们的创业之路,利国利民利己是我们择业之追求,抢先果敢坚定是我们致胜之法宝;这是由宁石林先生亲自撰写的悬挂在公司墙上的企业标语,也是他自己内心暗暗追求的一个目标。在当今大多数人都在追求快速致富的大环境下,作为龙脑产业的创始人,创业过程的漫长、路途的艰辛以及社会各界的压力始终在考验着他的毅力。曾经有人问过他,你花这么大的力气投入这样一个产业到底是为了什么,他微笑地告诉他:这个产业能提供给人类健康的产品,能将当地的荒山变成青山,能让当地的农户脱贫致富,这是一个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产业,尽管历程艰辛、道路漫长,我们也没有理由拒绝它。在北京从政是我的第一次人生,创办龙脑产业是我的第二次人生,我将用龙脑产业为我的第二次人生画个圆满的句号。
  转眼已经进入“十二五”,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自己的规划,作为龙脑产业的领军人物,宁石林也在计划着他的龙脑产业在十二五期间怎样发展,更远一点的是他还在盘算着他的第二次人生怎样度过。他的目标是:公司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原料林建设面积十万亩,天然龙脑产量达到500吨,新晃境内所有荒山全部种上龙脑樟,要让新晃人民因龙脑而骄傲、因龙脑而受益,因龙脑而扬名海内外;要让大多数中国人能够使用真正的龙脑,也用得起龙脑;要让中国的中医药事业因龙脑而增光添彩,因龙脑而走出国门。按他的话说,只有实现了这个目标,他的人生才算没有白白度过。
  晃龙”是宁石林自创的产品品牌,“向大自然要健康、还大自然以清水”,这是宁石林倡导的晃龙之道。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宁石林将和他的团队一起继续在发展新晃龙脑产业、传承中医药文化、服务人类健康、造福当地百姓的道路上艰难跋涉、不断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