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通知公告 > 协会动态 > 正文

世界安宁疗护日.世界镇痛日.中国镇痛周17省市联动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1-10-22 12:43:4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李小琳理事长致辞

        2021年10月10日,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主办,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协办的“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暨世界镇痛日,中国镇痛周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首次实现了全国17省市的线上联动,吹响了全国安宁疗护及疼痛管理理念科普宣传的号角。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代理事长李小琳,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王克霞书记,北京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樊碧发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张宏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平院长,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景军教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王劲、陈旭岩、张萍,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代理事长助理、常务副秘书长刘广,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研究部何作祥等莅临会议现场。

        李小琳首先代表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对参加今天的“世界安宁疗护日”和“世界疼痛日-中国镇痛周”的系列学术活动所有朋友们、同仁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全体医务工作者,向关爱生命的志愿者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今年在国内启动了儿童心理健康护航大型义诊公益活动,并成功举行中国医院人文管理萤火虫计划暨2021年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活动等多场安宁疗护活动;协会启动了人才培养计划,与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启动新职业《安宁疗护师》,极大推动了中国安宁疗护事业向前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影响。为了推动全国安宁疗护省落地,今年逐步推进各省市兄弟协会成立,截至目前已落成的有38个,力争明年年底完成各省生命关怀协会成立,进一步推进安宁疗护团体标准、专家共识、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安宁疗护白皮书》等工作。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到安宁疗护事业中,为中国安宁疗护事业贡献力量。

        她说,安宁疗护是爱的事业,从事安宁疗护工作的人都是爱的使者。爱是世界上最纯洁,也是最温暖的。爱是无限的,爱是不朽的,每个人都拥有爱。爱就是一道无瑕的光芒,它时刻照亮着我们的未来,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我相信爱能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美丽中国,人人健康”、为全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生命关怀事业做出我们不懈的努力。愿世间安宁,世界无痛。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王克霞书记代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感谢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对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信任和支持,我院将继续秉持“人本、济世、厚德、至善”的价值观,以“提供健康守护、培养医学精英、创新临床研究、追求卓越管理”为使命,坚持创新、整合、国际化、特色的“4I”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医学中心。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世界疼痛日暨中国镇痛周系列学术活动的举办,将推动我国现阶段安宁疗护事业及疼痛学科的发展,提升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在国内的影响力。

        随后,路桂军主任作为本次大会的发起人及组织者,在线上与全国16省市的疼痛管理及安宁疗护专家进行了现场连线,表达了对各省活动负责人的感谢,将本次活动的开幕式推向了高潮。

        大会第一个环节的学术活动由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陈旭岩副院长主持。陈旭岩副院长简单介绍了本次大会召开的背景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在疼痛及安宁疗护学科发展取得的成绩,并感谢与会专家学者对医院发展的支持。在随后的主持环节中,陈旭岩院长对做专题报告的教授进行了智慧幽默的介绍,并对他们的报告进行了总结发言。

        樊碧发教授以《中国疼痛战略》为题作了专题报告。樊教授指出,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疼痛定义的更新反映了人类社会对疼痛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丰富,我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慢性疼痛的威胁和挑战。樊教授在分析了我国疼痛管理水平欠佳的各类因素后,从学科战略发展的视角了提出了改善我国疼痛管理现状的策略。最后,樊教授指出,人人享有无痛人生不仅是我们医护工作者的愿景,更是我们的使命,为民除痛,我们永远在路上。

        赵平院长以《安宁疗护 国之良策:现状与思考》为题作了专题报告。赵平院长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讲述了自己所见证的我国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赵平院长首先介绍了国外医院及临终关怀机构的起源和发展,随后详细解释了我国安宁疗护这一命名诞生的曲折之路,并深入浅出的分析了积极推动我国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赵平院长还分享了推进中国安宁疗护的倡议书,同时,剖析了发展安宁疗护事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最后,赵院长指出,安宁疗护发展之路艰辛的,坎坷的,但是,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没有捷径可以跨越。我们希望人人享有安宁疗护的前提是每一个人勇于承担自己理应肩负的责任。

        景军教授以《中国农村的临终关怀》为题作了专题报告。景军教授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了我国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缓慢的问题根源。景军教授指出,安宁疗护事业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性的事业,不仅仅与医疗相关,还关乎社会大众对安宁疗护的期许,关怀普通大众对死亡和生命的终极理解。景军教授结合他们团队最新调研并描摹的真实世界的形象,剖析了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面临的制度和政策挑战。

        大会第二环节的学术活动由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王劲副院长主持。王劲副院长肯定了上半场的学术活动,简明扼要的指出本次大会具有的积极意义和对我院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之后,王劲副院长对做主题发言的周翾教授和路桂军教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主题报告的内容发表了精彩的点评。周翾教授以《儿童世界的安宁》为题作了专题报告。周翾教授指出,人人享有安宁疗护,儿童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生命末期的儿童及其家庭面临的挑战更大,更需要专业的支持与帮助。周翾教授结合自身投入儿童安宁疗护事业的历程,强调在儿童安宁疗护实践中,尊重和倾听的重要性,强调了团队协作和自我照护的重要性。最后,周翾教授表达了自己的期许,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儿童安宁疗护,越来越多的人在儿童安宁疗护的领域进行探索和耕耘。最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路桂军主任以《安宁疗护-生命尽头摆渡人》为题作了专题报告。

        路桂军主任首先分享了由患者朗诵的一首诗歌,由此引出了对安宁疗护实践本质的思考和探寻。路桂军主任分别从由生及死和由死及生的不同视角,结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安宁疗护团队的真实的照护案例,剖析了安宁疗护实践的真谛。路桂军主任最后强调,爱是一种信仰,可以超越生死。安宁疗护是在患者生命的尽头,为生命撒下最后一网,让生命满载而归的平凡小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性之美,让生者和逝者都找到了安宁之地。

        下午的北京分会场分别由吴晓明、曹凤主任主持,倪家骧、陈钒、冯泽国、张蕾、秦苑、王兆霞分别就慢性疼痛、癌痛管理、癌痛微创操作、医务社工、哀伤抚慰、人文护理做了精彩发言。北京会场报告结束后,做了简单总结发言,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世界疼痛日,中国镇痛周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对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宁疗护需求的积极回应,也是现代医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院理念的具体实践,相信通过此次会议的举办,安宁疗护及疼痛管理的理念将得到更有效的推广,更多的患者和家属将受益于我国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