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爱无疆:“最美援外医生”评选揭晓

发布时间: 2015-04-10 10:52:2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黄帆看望朱巴教学医院的脐疝小患者。

  王煜在给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民众看病。

  “世间最无私的奉献莫过于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扶危救困,治病救人。这正是中国医务人员坚持了50多年的壮举。”世界卫生组织驻华处代表施贺德博士这样高度评价中国援外医生的事迹。

  为表彰这些特殊的、骁勇善战的“白衣天使”,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办的“2015大爱无疆——寻找最美援外医生”公益活动日前揭晓,10位获得“最美援外医生”荣誉的医务工作者以及10位提名奖获得者,用他们的汗水和心血,践行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用他们的仁爱和忠诚,书写了中国对世界的担当

  4月2日晚,也门朋友给辽宁丹东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赵永军打来电话,欢迎他再回也门工作。“最近也门局势不稳,何时情况好转能过去工作,也门朋友会第一时间告诉我。”赵永军给本报记者发来微信。

  赵永军已经两次赴也门执行援外医疗任务。要不是最近也门战事爆发,他可能已经第三次前往中东了。

  完善医院规章制度

  南苏丹医院连规范病历都没有,黄帆的英文医疗文书模板现在成了医院的标准“制式”

  2013年6月初的一个午后,进入雨季的南苏丹首都朱巴,酷热闷湿难耐。

  朱巴教学医院里,正在主刀手术的黄帆丝毫感觉不到滚滚热浪,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盯着眼前这个足有篮球大小的肿瘤。“慢点,再慢点,千万不能出血!”黄帆很清楚,这个医院的血库里根本没有储备血,每一次手术用血都是患者家属现场捐献。

  3个小时的挥汗如雨,黄帆成功地为艾格尼丝·蒂姆摘除了折磨她10个月的乳房肿瘤。而此前,朱巴教学医院外科主任和麻醉科主任都认为没有合适的血型配对,手术只能等等再做。

  “肿瘤表面已经严重溃烂、感染,再拖延下去将会失去最佳治疗时间,后果不堪设想。”黄帆很着急,但又非常坚定,“只要精准操作,术中能维持生命体征,可能就不需要用血。”

  第一次手术,黄帆和医疗队的成员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团队合作,一炮打响。两位院方主任由衷地向黄帆表示祝贺。

  南苏丹于2011年独立,是世界最贫困国家之一。“因为国家太穷,即便是像朱巴教学医院这样全国最大的医院里,缺医少药、护理混乱也是常态。”医院没有准时查房,没有交接班,没有一台像样的检查设备,没有血库、没有疑难病例讨论,甚至患者没有完整的病例记录……

  作为中国首批援助南苏丹医疗队,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帮助他们建章立制,规范日常工作,如何获得朱巴教学医院同行的认可,如何尽快为患者祛除病痛”,“用行动带动他们,用效果说服他们”。

  每天早上,黄帆第一个来查房,对重点病人格外嘱咐。尽可能多地参加病例讨论,院方医生不做的手术,医疗队积极争取参与。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工作多年,黄帆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拿来主义”可以协助院方提高管理能力。

  因为这里的机制不健全,联系病床、病人转科、准备手术器械、消毒器械、手术室水电供应、药品准备,所有手术的外围工作都得黄帆亲力亲为。“手术没有专科器械包,还是大一统消毒,由此经常发生手术感染。”在黄帆不厌其烦的讲解和示范下,医院采纳了专科器械分别包装隔离消毒,改进了污染手术和清洁手术的安排次序,并对病房进行分组分片管理。

  没有规范的病例,黄帆凭借良好的英语水平,自己撰写医疗文书,包括病例书写、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记录单、病情告知单、委托单等等。如今,他的医疗文书模板已经成了朱巴教学医院的标准“制式”。

  援助,就是想对方之所想,急对方之所急。把规范的管理、成熟的经验、科学的理念与受援方分享。

  共同迎战埃博拉

  仅仅用了一周时间,李进将塞拉利昂医院改建成烈性传染病专科医院

  2014年9月,埃博拉病毒肆虐塞拉利昂,解放军第302医院接到紧急任务,抽调115名医护人员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分三批赶赴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

  李进,302医院副院长,临危受命,亲自带队“打头阵”,率领30名医护人员作为第一批医疗队奔赴抗埃前线。

  中塞友好医院是我国政府援建的一所综合性医院,也是当地最好的综合性医院。然而,去年8月,该院收治了一位埃博拉感染者,病人不幸去世,吓跑了这里所有的医生和护士。

  “要尽快收治病人,就必须对中塞友好医院的结构布局进行整改。”作为传染病防治专家,李进明白,抗击埃博拉的首要挑战就是与时间赛跑。

  仅仅用了一周时间,李进指导中资企业加班加点,将医院改建为满足烈性传染病收治要求的专科医院,划分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开辟了专用通道、设定了进出路线。

  “如果说埃博拉病毒很可怕,但是防护意识淡薄,这比病毒还致命。”李进坦言,当地医务工作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和业务技能严重缺乏,很多护士仅仅参加过一些简单培训,甚至连口罩都不会戴、洗手消毒都不规范,如果这样进入病房,将会对中塞双方工作人员造成极大的感染风险。

  “我们不得不从零开始,对塞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一帮一、手把手;情景模拟、录制视频。医疗队用了10天时间,对89名塞方医护人员以及保洁员集中培训,使他们从传染病防治“零基础”到熟练掌握技能;从恐惧埃博拉,到能够科学防护、正确对待患者;从工作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敢于担当。

  中塞友好医院院长卡努动情地评价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队来了以后给我们培训的知识,我们现在用,将来还会继续用;感谢解放军为塞拉利昂留下了“带不走的传染病防治队伍!”

  危险面前敢担当

  “勇敢的医生”,张跃明创下圭亚那医院孕产妇死亡率历史最低

  2013年5月27日,南美洲国家圭亚那独立日放假。正在这里援外的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医生张跃明,照例去医院参加早交班和查房,忙到中午才回驻地休息。这时,突然接到医院电话,一位产妇分娩后不停出血,出现重度休克。张跃明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儿。患者血色素已降到2克以下,医院麻醉师不敢用药。“一切责任我来负,时间就是生命,分秒必争”,一向斯文的张跃明几乎吼了起来。

  在重症监护室,张跃明寸步不离,直到晚上9时许,患者的生命体征开始平稳。“从接到电话到抢救结束的5个多小时,我脑子一刻不停,做出了迅速的、非常重要的、成功的决策,承担了风险,挽回了一条年轻的生命。”

  事情轰动了妇产科和重症监护室。“Brave Doctor(勇敢的医生)!”圭亚那医生们纷纷这样称呼起张跃明。

  是的,敢于担当,中国医生在危难面前树立了榜样。

  从2012年6月开始,两年时间,张跃明不仅圆满完成了援助任务,还创造了多个中国援圭史上的第一:首次开展腹腔镜下复杂卵巢囊肿手术;首次被聘为首都乔治敦医院妇产科主任,直接负责医院妇产科的全面管理;首次成为医院医疗顾问委员会中方成员,参与圭亚那卫生政策的制定;帮助医院孕产妇死亡率创下历史最低,首次达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要求。

  好兄弟心连心

  永志不忘,“和平方舟”上诞下的孟加拉国婴儿被取名“中国”

  善良的付出,总有感恩的回报。

  2013年8月22日,正在孟加拉国吉大港执行医疗服务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迎来一家特殊的客人。

  “我叫CHIN,是中国的孩子”,3岁稚嫩的童音,惹人爱怜。CHIN在孟加拉语中是“中国”的意思。

  2010年11月,“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第一次停靠吉大港,为当地民众进行医疗服务。一名当地孕妇向“和平方舟”求救。“孕妇当时频繁出现宫缩即将分娩,需要立即实施剖腹产手术,但因为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当地所有医院均不敢接诊,送到首都达卡需要七八个小时路程,也根本不可能。”参与急救的王志慧医生清晰地记得那个紧张时刻。

  王志慧和他的战友果断地为孕妇进行了手术,仅仅半小时,一声声清脆的婴儿啼哭,激起了“和平方舟”的幸福浪花。为永远铭记中国医生的无私帮助,孩子的父亲为女儿起名“中国”。这一次,他们听说“和平方舟”又来到了吉大港,全家赶来当面再谢恩人。小女孩的母亲杰娜特·福图斯真诚地告诉王志慧,希望女儿长大了,去中国接受教育。

  援外医疗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中国政府坚持这项事业已走过半个多世纪。因为,我们始终相信,好兄弟,心连心。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作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中国一贯秉承的是“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向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2万多名医护人员,救治患者超过2.6亿人次,并为受援国培训了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目前,仍有1100多名中国援外医疗队员在50多个国家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患难之际见真情,白衣天使传友谊。中国援外医护人员悬壶济世,恩泽全球,他们,被受援国和受援地区的广大百姓永记在心中最温暖的位置。

    十位“最美援外医生”获得者(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煜、王兢、王志慧、王进华、王振常、卢洪洲、张跃明、李进、黄帆、翟文亮

    十位“最美援外医生”提名奖获得者

     于乐成、王进、王力军、张德鹏、杨建成、贺向无、赵永军、赵成军、郭良、斯海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