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谁来给香港人养老?(图)

发布时间: 2016-01-10 17:09:00   作者:思清   来源: 北京晚报(北京)   浏览次数:
谁来给香港人养老?
香港
人口
制图 冯晨清


  日前,香港大学教授周永新提出在香港推行全民退休保障方案制度,为65岁以上人士提供每月3000元全民老年金,不设资产审查。此提议引起全港大讨论。

  香港老年人生活现状

  60多岁仍为糊口奔命

  2016年,香港有700万人口,当中100多万是65岁或以上的长者,占总人口15%。到2041年,这个数字会增至近260万,届时,每三个香港人当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香港人长寿,根据最新数据统计,香港女性平均寿命为86.7岁,男性达80.5岁,称冠全球。虽然长命,但香港的老年人却不幸福, 三个老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到了60岁本该退休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因为无钱养老,面临困境。

  在香港这座繁华喧闹的城市里,你不难见到两鬓花白的老人在餐厅、超市、商场、办公楼里面做着最低等的工作:收银、抹台、扫地、刷碗、清洁厕所……年过六十、辛苦了一辈子仍不能坐下来喘口气、享受儿孙绕膝之乐,反而和年轻人一样,早出晚归,为着两餐一宿奔命,不敢懈怠。

  在内地,有中国式养老保险,是个人和企业一起缴纳保险金,到退休后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而在香港,却无这样的全民福利,长期以来“自力更生”、“自己顾自己”的理念主导着香港社会福利政策的走向,并无一套完善的退休保障制度。所谓手停口停,便是要你工作一辈子。

  香港老年人养老津贴

  强积金制度保障不足

  检视目前香港老年人的退休保障,由政府扶贫委员会处理,可见老年与贫穷问题密不可分。首先,政府将65岁以上长者资产分级,审查个人收入与资产后,最贫困的可领取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综援金),相当于内地的特困金,每月4622港元。较贫困的一群,可领取到长者生活津贴,每月2390元。

  作为一个有一点点个人积蓄或不忧住所的长者,退休生活只能依靠个人积蓄或子女供养,政府那里是没有任何津贴可领取的。直到年满70岁,每月才可享有1135港元的高龄津贴。而香港现在的社会经济状况,一千多元根本不够维持一个长者的日常生活所需,充其量仅够买些水果打牙祭,故也被民间称为“长者津贴”。

  2000年,香港特区政府开始实施强积金制度,与内地的养老保险相似,强积金每月由个人和企业一起缴纳供款。但不同之处在于,强积金由私人机构管理,打工仔可自由选择购买不同种类的股票基金、指数基金、债券基金等,等到65岁退休后,可一次性提取本金和投资回报,作为养老之用。

  强积金运行15年,不断遭各方诟病,环球股市大起大落,投资回报甚微,打工仔还要缴纳为数不少的基金管理费,根本无法指望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后,可以取出多少养老钱。

  再者,强积金保障欠全面,例如家庭主妇、残疾病患等没有工作收入人士,由于没有向强积金账户供款,老来就没有保障。故强积金亦称不上是全民退休保障。

  香港需要什么样的养老

  不论贫富方案引争议

  香港要不要建立一个覆盖全民的退休保障计划?

  香港人怎么办?人口老化情况日益迫切,综援制度严苛、强积金成效不彰,未能照顾到大部分退休人士的需要……社会一直有声音要推行全民退休保障制度,让全港市民都获得保障,近年来亦有不少人或组织提出建议方案。去年,特区政府委托香港大学学者周永新教授对在香港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进行研究,近日退休保障方案公布,并正式展开公众咨询,为期半年,旋即引起极大争议。

  周的建议是实行“全民退休保障计划”:政府拨出种子基金,雇主和雇员按收入比例供款,全港市民到了65岁人人可领取每月3230元的退休金,预计112万人受惠,这一计划被称为“不论贫富”方案。

  同时,政府又抛出一个“有经济需要”方案:即年满65岁长者,单身资产不多于8万港元、夫妇两人资产不多于12.5万港元,每人可每月领取3230元退休金,预计25万人受惠。

  毫无疑问的是,无论是哪个方案,都会令政府开支大幅增加。就政府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至2064年,“不论贫富”方案累计新增开支2.4万亿元;“有经济需要”方案到2064年累计新增开支总额为2555亿元,两者相差十倍。

  假设政府全数承担所有新增开支,维持现有税率及税制,“不论贫富”方案会令政府提早6年出现结构性赤字,财政储备提早8年耗尽。政府忧虑会增加年轻一代负担。

  香港中大社会工作副教授黄于唱曾访问过许多长者,发现不少存款三四十万的长者非常担忧生活,没有安全感。“长者和我们不一样,钱用完了就不会有机会再挣到了,所以他们会想着那些存款要留着看病,办身后事。”黄于唱说,如果我们社会能每个月支付一笔基本生活金给这些长者,长者会活得更有尊严和安全感。

  社会讨论引发激辩

  老吾老究竟谁来养

  究竟“长者退休金”是为全民而设还是为“有经济需要人士”而设? 要求艰难打工的年轻一代“跨代供养”上一代,究竟公不公平?针对政府抛出来的两个方案,近日香港社会不同层面亦引起激辩,两方阵营各有支持,亦有人提出第三、第四方案。

  刚届花甲之龄的鲜鱼行学校前校长梁纪昌去年9月退休,夫妇二人预算每月花1.2万元,因无须供楼加上略有积蓄,生活尚算宽裕,但他担心患重病,积蓄会“一铺清袋”,宁愿政府推全民医疗保障,65岁以上长者医疗费全免,令他们可选择到私立医院求诊。他批评,政府提出的退保方案设8万元资产上限,只为“极低”收入人士做退保,“设了等于没设”,而三千多元退休金亦肯定不够用。

  现年63岁的医学会会长史泰祖则认为,未来人口老化加剧,医疗开支是天文数字,“有限的资源,应该用在有急切需要的人身上,有些长者是有财产的,不是穷。”故他赞成退休设资产上限,但限额及津贴等则仍可商讨。 激辩声中,最受瞩目的是一群香港右翼青年的声音,这帮年轻人愤怒发问:为什么要我们每个月出钱供养老人?他们享受到香港经济腾飞带来的机遇与财富,今天却要求艰难打工的年轻人供养,极不公平!

  有不少社会人士也认同年轻人的观点,他们不反对建立覆盖全部老人的退休金制度,只是坚持认为钱不应该从当下年轻人身上抽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设立长者退休金的意义是什么?长者退休金的标准是应该看年龄,还是看资产?到底应该“钱花在自己身上”,还是应该“隔代供养”、“养他人之老”?这轮激辩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