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村养老 如何不再沉重(三农微观察)

发布时间: 2016-02-28 13:30: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人民网   浏览次数:

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一起发力,劳苦了大半辈子的农村老人才能更好享点福

每年春节,大量平时在城市里打拼的人回农村老家过年。为此,他们不惜花费积蓄,不辞长途奔波。对很多人来说,看望、陪伴年迈的父母是不辞辛苦的最大动力。这个群体,为数众多,比较典型的是农民工群体,还有那些农村出生、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的群体。这个群体,春节期间都要面对“老人过一年少一年、自己却尽孝不多”的现实无奈,都要直面一个略显沉重的话题:父母的晚年生活如何更好安顿?

在世俗的眼光里,他们是农村有出息的群体,但他们的父母却留守农村,晚年生活不如儿女在身边的农村老人幸福,特别是精神生活更为孤单落寞,这也让已经长大的“孩子们”备感自责和煎熬。

那些看上去“出息了”的子女为什么不能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晚年?原因更多是无奈:农民工群体更多是因为在城里没有条件让父母共同生活,但对于城里生活还过得去的那些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来说,更多的原因来自精神层面:比如,由于城乡生活背景和习惯的较大差异,共同生活婆媳关系更不好处理,家庭关系可能容易紧张。

让这些老人能安享晚年,出路得从城乡两头找。

城市这头,应该逐步降低入户门槛,让那些长期在城市稳定工作的农民工能够扎下根,有条件且无后顾之忧地把老人接到身边照顾。同时,适度放宽敬老院等养老机构的进入门槛,创造条件让在城市立稳足跟的“出息了”的群体,把老人接到城市就近照顾。空间距离的拉近,无疑能为子女尽孝创造极大的便利,老人也能享受到更为健全、更高质量的医疗等公共服务,提高晚年生活的质量。对于那些没有条件到城里子女身边生活的老人,还有不少在城里生活不习惯的老人,在农村养老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从子女的角度来看,由于自己不在身边,传统的居家养老,老人自我照顾,往往是最让人放心不下的。对于年纪较大、孤身一人、身体不太好的老人,子女更是不放心。他们更倾向于把老人送到社会养老机构,享受有专业护理人员照顾、生活质量更有保障的晚年。从老人的角度来看,很多人不愿进养老机构。有些是思想观念转变不过来,认为孤寡老人才进养老机构,自己的子女挺有出息,进去没面子。有些是觉得在家自理生活花费更少,不愿意增加子女经济负担。有些是不习惯跟一群不太熟悉的老人过集体生活,觉得没有在家自由。对于不愿进养老机构的农村老人,发展互助式的居家养老,可能是更可行的方式。以村组为单位,把老人组织起来互相照顾,生活环境还是农村熟人社会,老人更能适应。这种方式,加快扩面推进的同时,要在提高护理水平和老人生活质量上多下功夫。可以考虑引入专业机构,统一供应更科学更健康的饮食,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等。

瞄准农村养老服务需求的有效供给,也能缓解农村很多社会问题。政策层面,应该进一步放宽准入,打破形形色色的“玻璃门”“旋转门”,提供更有力度的支持,引入更多社会力量扩大精准供给;同时加强监管服务,提高供给质量。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一起发力,农村养老才能不再沉重,劳苦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才能更好享点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