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快乐养老 乐享晚年

发布时间: 2016-11-04 09:31: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济南时报(济南)   浏览次数:

快乐养老 乐享晚年

  刘金柱(右一)到小超手工编织工作室看老人学手工艺记者殷玉国 摄□本报记者 殷玉国 实习生 王思源
  人们养老要么居家,要么到养老院,无论哪种养老,绝不是给老人一张床,一碗饭,让他们吃饱睡好这么简单。很多老人难免面临寂寞单调的生活,这不是老年人自己想要的,也不是子女希望看到的。
  如何让老人们度过有质量的晚年生活?济南市社会福利院打造“快乐养老”服务品牌,推出快乐陪护、快乐养生、快乐心情、快乐互动、快乐过往、快乐手工等“十个快乐服务”,让老人不但有地方安心养老,而且能丰富老人的闲暇生活,让老人在快乐中生活,在快乐中安度晚年。
快乐心情:

烦恼在心灵驿站消失
  “大爷,最近几天没见您呢?”
  “我的腿有点痛,没下楼。”
  10月28日下午,在济南市社会福利院的心灵驿站,小伙孙浩乐呵呵地陪赵大爷聊天。“他经常和我说说话,老人之间有矛盾,经过他一协调,大家就和好了,什么事只要跟他一说,心里就舒坦了……”赵大爷对孙浩的工作赞不绝口。
  心灵驿站是济南市社会福利院开设的心理咨询室,利用院里心理咨询师的优势,为老人们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问题的预防。孙浩是济南市社会福利院社工组长,大学主修社会工作专业的他毕业一年后来到这里,现如今工作六年了。
  “不少老人春节不愿意回家。”社会福利院刘金柱院长说,“因为他们回到家后儿女们都忙着出去拜年,家里也只有电视机陪着老人,不如在福利院和大家在一起开心。社会福利院是一家集福利救济、养老助残、医疗护理、康复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养老福利机构。有的家属问院长,为什么老人来福利院几个月后,都不愿意回家了,答案是“工作人员用心对待每一位老人”。快乐手工:

老少互学亲情满满
  “不是这样,应该这样编。”在福利院的小超工作室,68岁的乔凤莲老人跟着小超学习编织手艺。小超手把手地教着乔奶奶编小熊,工作室的桌子上堆满了手工编织的纸巾盒、花瓶、盘子……这些都是出自小超的手。在镜头面前,小超显得有些紧张,乔奶奶抚摸着他的头说“不用害怕”。小超涨红的脸上又露出笑容,好一副祖孙情谊满满的画面。
  小超是福利院“小超手工编织工作室”的主人,名叫福晓超。1999年7月年仅3岁的福晓超因患有先天性脑性瘫痪被父母遗弃,被送到济南市社会福利院抚养。2011年他参加了市残联“爱心驿站”组织的手工编织学习。2013年9月社会福利院为福晓超成立了“小超手工编织工作室”,并由他负责老人动手动脑的康复训练工作。
  刘金柱告诉记者,除了“小超工作室”,2012年福利院精心打造的综合楼一楼老人活动专区正式投入使用,活动区内设有特色活动室十余间,涵盖养生、休闲、娱乐、康复等多项服务内容,“每天我们都会安排不同的娱乐休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让老人们动手动脑,还能满足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快乐互动:

老人融入社会乐享生活
  近日,济南市社会福利院组织院里的50多位老人一起去红叶谷文化生态旅游区游玩,这也是福利院“浓情双节,快乐养老”第六届敬老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敬老活动月是福利院文化养老的亮点工作。
“福利院每年都会组织有活动能力的老人至少两次外出活动。”刘金柱说,建立起社会企业、志愿者与老人们沟通的桥梁是福利院“快乐养老”的主要内容,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济南市社会福利院,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会定期组织同学们来福利院做义工。与社会各界的无障碍沟通机制大幅度减少了老人对社会的“距离感”,他们能参与社会、感受来自社会的关怀。今年69岁的赵洪河属于“三无”(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老人,在福利院已经住了六年了,他是福利院第二位决定百年后捐献遗体、眼角膜回馈社会和国家的老人。

  “把孝心献给老人,让老人生活得舒心;把放心送给社会,让社会充满爱心。”刘金柱说,市社会福利院一直用行动践行着这样的服务理念,将福利院打造成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服务优质化、庭园花园化为一体的养老服务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