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市闲置托老所将变身养老驿站

发布时间: 2016-12-07 09:17:3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东方网   浏览次数: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民政局获悉,本市正在对闲置的“托老所”进行摸底,并且逐步将其转型为“养老照料中心”或“养老驿站”,提供专业养老服务。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市自2009年起陆续建设了2000家托老所,目前只有70家存活。

对此,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按照2011年民政部发布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简称“托老所”)是一种“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最初只是笼统要求每个社区建设一个“托老所”,但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缺乏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很多问题没有充分考虑。目前,“托老所”大量闲置的情况确实存在,这70家指的是自身求变转型成全托性“托老所”,存活较好的“托老所”。

李红兵说,全托性“托老所”突破原来“日托”的界限,允许老人过夜,受到一些老年人欢迎。但托老所的运营主体不是法人,并不规范。因此,这种模式的托老所,或者“向上”求变,变成真正的养老机构,接受安全监管;或者“向下”求变,变成“养老驿站”,提供介于“养老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之间的服务。据了解,北京市今年计划建设150个养老驿站,目前已运营的有80个,其中多数是由之前提供养老服务的场所转型而来的。按照规划,未来三年内,北京还将建1000多所“养老驿站”,按照所在区域人口密度和需求建设,基本每5000名老人一所,辐射方圆一公里左右区域。常住非户籍老人也可享受养老服务。

目前北京市在进行“社区闲置资源”摸底普查,预计年底完成。之前闲置的“托老所”将变身养老驿站,建设“养老驿站”的事权在区级政府,由各区统筹乡街道建设。

据了解,“养老驿站”的场地和设施全部由政府提供。此外,政府还将为“养老驿站”提供补贴,包括床位补贴、餐费补贴等,建设一个驿站,最多可获得30万元政府补贴。

按照规划,养老驿站和养老照料中心的主要目的是接收失能、半失能老人。按照每个驿站辐射5000名老人,4.78%的失能比例计算,5000人中大概有200多人是失能老人。同时,“养老驿站”要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以支持连锁经营。对于政府来说,连锁更利于监管;对于企业来说,连锁则可降低成本。

>>相关链接

京津冀启动养老机构共享试点

记者日前在老博会上获悉,《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已经启动,京津冀老人可入住三家试点养老机构,三地养老补贴政策可在试点机构叠加使用。

这三家试点养老机构分别为中标集团河北高碑店养老项目、天津武清养老护理中心和河北三河燕达国际健康城。根据协议,三地同时补贴养老床位,从10月1日起开始计算,每半年补贴一次,养老机构应先服务后补贴。

此外,三地低保、低收入和城乡特困政府保障对象都可入住试点机构,对于保障人群的补贴和保障费用也可在此应用。三家试点机构都是北京通养老助残卡的定点服务单位,老人可在试点机构内刷卡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