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养老护理服务将纳入医疗保险 倡导卫生院与养老院相邻而建

发布时间: 2017-07-20 10:56:1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扬州晚报   浏览次数:

扬州于1986年就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比全国提前13年。养老话题也在近年来成为热点。今年年初的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赵长松等10名市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议案”。

    日前,市民政部门对议案作出答复称,扬州每个县(市、区)都建有一所100张床位以上的老年护理院或老年康复医院。

    代表调研

    养老机构普遍缺乏医务室

    医疗机构难以支持养老服务

    数据显示,扬州于1986年就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比全国提前13年;目前,全市60岁以上的老人近110万,约占总人口的24%。

    赵长松等10名市人大代表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和家庭结构变化,加上人口迁移流动和老少分居等因素的影响,家庭照料功能大幅度削弱,家庭养老难这一问题渐趋突出,特别是慢性病、易复发病、大病恢复期、残障及绝症晚期等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面对养老的医护需求,传统的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机构缺乏医疗保健服务能力,而基层医疗机构又无法提供养老服务功能,改变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互不衔接的现状迫在眉睫,积极探索社会养老新模式势在必行。

    代表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与养老服务需求相比,扬州的养老机构普遍缺乏医务室,一方面是不具备资质,另一方面是设立医务室运营成本高,导致养老机构几乎无法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以广陵区为例,广陵区有6家养老机构,其中公办4家,民办两家,这6家均没有医务室,仅就近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医养融合”合作协议。

    另外,医疗机构支持养老服务困难。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低,而收治老年人康复患者以一般治疗、失能照护、临终关怀为主,压床现象较多,以扬州市广陵区汶河卫生服务中心为例,大部分病人住院长达3个月甚至更久,导致床位周转率低下,且收费较低,医疗安全责任重大,更得不到相应的财政补助。此外,由于养老不属于医疗诊疗项目,治病的“医保钱”不能转为“养老钱”。

    目前进展

    “12349”热线覆盖市区

    24小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市民政部门在答复代表议案时透露,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03家,其中敬老院72家、老年公寓等社会办养老机构21家、社会福利中心等公办养老机构10家。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36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97个,农村老年关爱之家61个。全市共建有9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977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市“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建成,居家老年人步行15分钟以内,就可以就近享受到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我市实施社区、居家医养融合提档升级。对全市136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施提档升级,与邻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486家,签约服务占比由去年的11.2%提高到今年的35.7%,城区已实现全覆盖。今年新建成的3家街道级日间照料中心,全部邻近医疗机构建设,并签订协作服务协议,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就医服务。

    全市72家敬老院全部建有医务室,其中,52家与当地卫生站(所)签订了绿色通道协议,能接收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民办养老机构签订医养绿色通道率60%,同比增加30%;医务室建有率40%,同比增加20%。与此同时,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覆盖率达100%。另外,“12349”养老服务热线已覆盖整个市区,24小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未来计划

    各县(市、区)建老年护理院

    康复护理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

    针对大力推进我市养老服务医养融合工作,市民政部门在答复中透露了今后的计划。

    “年初以局1号文件和县(市、区)目标责任书等形式,明确了我市医养融合工作的重点指标。”市民政部门表示,这些指标包括,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5张以上,护理型机构床位占养老机构总床位数的40%以上,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床位数占总床位数超过60%。加强养老护理院建设,每个县(市、区)都建有一所100张床位以上的老年护理院或老年康复医院。开展养老机构第三方评估,完善护理院建设、运营补贴制度。

    推进养老服务规划的出台方面,市民政部门透露,将加强与规划部门的合作,在2016年共同开展的《扬州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研究》编制的基础上,今年将积极推进扬州市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的出台,解决城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规划用地瓶颈,明晰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建设的科学布局,为加快实现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深度融合提供保障。

    支持康复、护理医疗机构发展方面,市民政部门透露,发布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机构指引,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举办康复医院、护理院。提高城区养老机构床位和运营补助总额,将康复、护理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居民、新农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倡导各地将新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院同步规划、相邻而建、一体化管理。充分挖掘现有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引导部分非建制镇卫生院设立护理院、开设医疗护理型床位或病区,鼓励社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老年医疗护理特色服务。 

    探索社区、居家医养融合路径方面,将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康复功能,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型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康复服务。探索建立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社区护理站,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访视、家庭护理和康复指导等社区或居家医疗护理服务。

    记者 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