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图片新闻 > 正文

医养融合,护理型养老方兴未艾

发布时间: 2014-09-04 17:08:4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中国养老产业网   浏览次数:

 

        入住养老机构、享受“医院式”服务,不仅用药“零差价”,还有固定医生上门巡诊、配药,建立健康档案……这是我省正在探索的“跨部门、越体制、复合式”医养融合养老新模式。近日,记者探访南京第一批医养融合试点养老院,发现这一养老方式很受老年人欢迎。

        在南京朝天宫礼拜寺巷老年公寓,记者正赶上每周一次的巡诊。91岁的廖非龙老人正在诊室理疗,手边健康档案里详细记载着高血压、冠心病、帕金森症等病史,以及现阶段服药情况。“去医院都要排队,我们年纪大的实在吃不消。”廖非龙说,以前女儿经常要带他去医院看病,挂号、开药很费时间,现在省心不少,“女儿希望我过到100岁,我也有信心!”

        去年10月,养老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了合作协议。卫生站医生定期上门巡诊,并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林颖超说,他们团队有8名全科医生,负责辖区内4家养老院300多位老人的体检、巡诊、热线问诊等健康事务,在这4家养老院里设了接诊室,理疗、打针、挂水等上门服务。“费用老人自理,可以刷医保卡——过去社 区卫生站门诊量很少,现在忙得热火朝天,人员、设备总算派上了用场。”

        采访中记者发现,医养结合还有另一种方式——楼上养老,楼下看病。采取这种方式的南京市秦淮区欢乐时光老年公寓,开设第一年即满员。 79岁的田金龙老人下了楼,来到院子里的红花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眼睛。“住养老院就等于住医院,不用医院、家里来回折腾。我今年算算,药费反而比在家时少了。痛风没发,高血压也控制得好。”

        74岁的贾文兰老人算了一笔账:“我有脑梗后遗症,住家里必须找保姆,3000元一个月都没人干,每次去医院还要麻烦儿子。住老年公寓,一个月床位、伙食加看病3200元,比住院、找保姆合算还省心。”老人笑称,B超、心电图就在楼下搁着,心里踏实。

        “这里是一家机械厂旧厂房改建的,一半老年公寓,一半社区卫生服务站。”欢乐时光老年公寓院长解定兰说,医院和养老院实际上是一体的,除了一楼正常门诊,其它楼层住了近300位老人,50%以上是80多岁的高龄老人。“老人看病刷医保卡,药品零差价。全科医生一天两次查房,每周两次体检,都免费。一位老奶奶脑梗,医生几分钟内实施抢救,很快转危为安。”

         为加强养老院医护力量,秦淮区还开通了4辆“健康快车”,在全区范围内设立流动诊室。南京市卫生部门为养老院65岁以上老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低保和优抚对象还享受“五免五减半”政策。

        据统计,南京市户籍老人120多万,80岁以上高龄老人18万,剔除部队、大学生等基数,实际老龄化率已达23%。目前入住养老机构的1.8万名老人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占76%,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需求越来越大。

         需求刺激市场。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事务处副处长余可根介绍,2011年底,南京护理型养老院只有25家,经过两年多的试点推广,现在280家养老机构中,带医护功能的达200家,140家养老院和卫生机构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到2020年,南京机构和居家养老医疗服务覆盖率要达100%。

        全省医养融合模式同时起步。截至7月,全省13个设区市和34个县(市区)均已建成百张床位以上的护理型养老院。其中,南京护理型养老院占比71%,无锡护理型床位占比59%。

        省民政厅负责人表示,面对江苏近1500万老年人,重点发展护理型养老机构已成为共识。省政府上半年刚出台政策,对自建产权和租赁用房的护理型民办养老机构,省财政每张床位分别补助1万元和5000元。在利好政策刺激下,13个设区市和部分县市分别出台补贴标准,每张床位建设补贴再发放1000元至1万元不等、运营补贴30元至200元不等。

        除建设补贴外,我省还将增加运营和护理补贴力度,由补机构转向补人头,培训护理人才,提高待遇地位,引导养老机构向护理型转变,满足失能和高龄老人的医养融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