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协会动态 > 正文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关爱生命 专家咨询

发布时间: 2010-09-19 14:24:00   作者:cici   来源: 本站   浏览次数:

 


   

 

    (本站报道)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论坛——专家咨询栏目,经网友热情关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现已正式上线。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特邀国内知名医学专家,就大家关注的健康问题给予答疑解惑,咨询地址:http://bbs.cnaflc.org/zjzx/list-1.aspx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特邀专家名单:

    1、黄人健 北京护理专家  

  

    黄人健女士195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护士学校。曾任妇产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医院护理部主任。
        1982年—1998
年担任协和医院首届护理副院长,进行了护理管理体制的改革。
        1995
年,在卫生部医政司的领导下,协和医院作为全国整体护理协作组的牵头单位,率先开展了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改革。黄人健任协作组组长,为该工作模式在我国的推广和运用做出很大的贡献。
    黄人健女士为原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华医学会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荣誉会员。
1993年起当选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及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1998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国标兵”称号,1999
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同年被评为全国“优秀院长”。

 

    2、李佩文 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主任

 

    李佩文,男,19422月生,辽宁省沈阳市人,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首席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农工民主党中央医公委委员,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会副会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专业特长: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工作四十多年来,注重在化疗及放疗时配合应用中药达到减轻毒副反应、增加疗效的目的,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减少转移复发、延长带瘤生存时间;对于中晚期的肿瘤患者,应用中西两种药物互相配合,控制肿瘤发展、缓解症状、减轻痛苦、维持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在长期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中尤其对恶性积液、癌性疼痛、中医舌诊及中药外治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专著18部,培养研究生20
余名。主持及参加国家及部级课题多项。

    3、黄又彭 北京(朝阳)抗衰老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

    黄又彭博士,祖籍湖南长沙,196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先后就职于北京人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1979年赴瑞士留学,在日内瓦医科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和进行博士后研究,后就职于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免疫学培训中心,瑞士路德文肿瘤研究所,日内瓦医科大学医院。黄又彭博士是瑞士具有行医资格的少数华人之一,并且于1991年获得瑞士联邦政府最高博士奖,他是该奖迄今为止惟一的国外获奖者。
    黄博士于20007月受欧共体抗衰老组织委托,回国开展抗衰老医学临床研究与诊治工作。现担任中华抗衰老保健协会首席抗衰老医学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305医院(中央保健办)抗衰老医学中心首席专家顾问与北京国际抗衰老医学临床研究所所长。

    4、储大同 中国医科院肿瘤内科首席专家

    储大同,19443月出生,江苏省人。1969年毕业。1982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841990年两度赴美国MDAnders~肿瘤中心研修。任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中心主任委品。长期从事扶正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和临床观察,用生物治疗配合化学治疗的方法诊治食管癌、胃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肾窟和肺癌疗效显著,并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攻读研究生期间,研究恶性淋巴瘤和骨髓瘤的免疫球蛋白规律.创造性地改良了常规免疫电泳法,使很多微量分泌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均可被发现,大大提高了B细胞恶性肿瘤的检出率。1982年报道了国际首例双副蛋白血症IgA型多发性骨髓瘤,填补了诊断上的这一空白。1984年赴美国进行协作研究,发现了黄芪的成分F3可以大大提高LAK细胞的杀伤能力而大大减少白介素2的诱导剂量,为临床减毒或无毒使用白介索2开辟了新途径。积极探索化学免疫治疗和TAK细咆的临床疗效.在晚期胃癌和食管癌中间阶段性小结中分别取得60%80%的有效率,取得了初步成效。1989年获1项国家专利。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代表性论著70余篇。
   
    专业特长:用生物治疗配合化学治疗的方法诊治食管癌、胃癌、乳腺癌、黑色素癌、肾癌和肺癌,并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

    5、任军 北京肿瘤医院肿瘤科专家

    任军, 1966年6月生,198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主任,干细胞移植病区与肿瘤生物诊断治疗中心主任,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常务副主任;美国Duke大学Facuty Member,北京市肿瘤内科学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CPOS)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执行常委,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Psycho-oncology》及《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期刊编委。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54篇,SCI引用468次。培养博士生31名,硕士生22名。

    近年来在临床上主要致力于乳腺癌等实体瘤的化疗及内科综合治疗、肿瘤干细胞治疗及生物免疫治疗。摸索出采用含紫杉类、噻替哌化疗方案联合干细胞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提高了疗效,使患者生存期延长。

    6、于保法 山东保法医院肿瘤专家

    于保法  山东保法医肿瘤专家

        于保法,男,汉族,主任医师,济南市致公党常委,致公党山东省委留学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济南市政协常委。第十二届济南市政协委员。
主要成就
        1989年发明“胃十二指肠微量出血定性定量测定器”专利编号:89204059.9。
        1989年《肿瘤阳性显像剂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38970812);
        1994年研究课题:《P53癌基因在乳腺癌的作用》获美国陆军医学研究开发署科学前途发展奖;
        1995年获美国加州大学科学启动新课题奖;
        1996年发明了药物载体“人工多囊细胞”并提出利用肿瘤自身作为药物载体治疗肿瘤的新理念,在89届国际癌症年会上被誉为“肿瘤化疗用药的一次革命”。
        2000年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三氧抗癌保健仪,中国专利号:ZL 002 13553.1)
        2004年获美国国家发明专利(缓释库疗法,美国专利号:US6811,788B2)
        2006年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缓释库疗法,中国专利号ZL01806830.8)
        2007年获澳大利亚国家发明专利(缓释库疗法,澳大利亚专利号:2001 230 977)
        论文、著作:
        1、《99mTC-油酸多相脂体注射液的动物实验与临床初步应用》   发表于《沈阳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5卷 第一期;
        2、《一种新的淋巴结显像剂-99mTC-油酸多相脂质体的研究与动物实验》发表于《中华肿瘤杂志》1988年第4期  第10卷;
        3、《骨髓显像剂-99mTC-油酸多相脂质体的制备与动物实验》发表于《中华核医学杂志》1989年第3期  第9卷;
        4、《抗癌药物酒精饱和液肿瘤内注射疗法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种肿瘤自身治疗性凝固块作为抗癌药物缓释库的新概念》发表于《当代肿瘤学杂志》1994年第1卷  第2期;
         5、著作《三氧医学及临床应用》、《肿瘤患者心理变化及探索》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3年 ISBN-81072-466-5/R.461。

       7、马  克  云南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临终关怀科主任

    马克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关怀科主任、昆明市姑息治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临终关怀学会副主任委员,昆明医学院姑息治疗学兼职教授,中国生命关怀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神经外科、普外工作,1996年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率先开设关怀科,从事老年病及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对老年病和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具有明显特点。

    8、吴铁镛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专家


 

    吴铁镛,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1934年生,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乌克兰哈尔科夫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曾在协和医院内科工作23年。1983年起先后担任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首席专家。曾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副主任,北京市第十、十一届人大代表,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常委、区人大代表。
    从事医疗工作50年,在胆道病、胰腺病、消化性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消化系统结核感染和过敏性病变、药物性肝损害、缺血性肠病等诊治过程中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曾对“食管裂孔疝”、“反流行食管炎”的诊断(症状、胃镜诊断方法、食管压力测定等)和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规范化治疗进行了40余年的研究,成果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曾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获“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优秀论文奖,北京市科研成果奖。长期从事医学教育工作,治学严谨,深受学生敬重。曾三次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医学科普宣教工作20余年,通过撰写文章和民间讲座,进行医学常识的普及。现任“中老年保健杂志”副主编。

    9、赵  平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院长

    赵平,197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79年考入北京协和医院成为外科曾宪九教授硕士研究生,1992年荣获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93年在北京协和医院任副主任医师,1999年任主任医师,2001年5月开始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肿瘤研究所所长、腹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1978年开始从事外科临床实践及研究工作,现以胰腺、肝脏以及胃肠肿瘤外科为主。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要有《动脉钙剂刺激静脉采血测定胰岛素定位诊断胰岛素瘤》、《胰腺癌诊断与治疗中的若干疑难问题》、《微创外科与肿瘤》等;参加编译出版医学专著16部,主要有沈魁等主编的《胰腺外科学》、田雨霖主编的《胰腺外科手术学》、钟守先主编的《胰腺外科学》、《现代急症外科学》等。现兼任欧洲消化外科学会会员、亚洲医药华夏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副主编及其它一些专业杂志编委、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肿瘤医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理事等。

    专业特长:胰腺、肝脏以及胃肠肿瘤外科的疾病诊治。

    
        10、胡凯文  北京东方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
  
        医学博士,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医药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鲜药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生物治疗协会氩氦靶向治疗协会会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丰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疗专家;《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华中医药杂志》编委。被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医师协会评为2006年度“北京地区百名优秀青年医师”。长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系国家九五攻关课题负责人,肿瘤绿色治疗的主要倡导者,主持和参加各级研究课题十五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项,校级科技成果奖1项。主编专著两部,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近来带领科室人员开创了肿瘤“微创+天然中药”的肿瘤绿色治疗新模式,深受国内外广大患者欢迎。

        擅长疾病 :长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肝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脑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研究。

      11、王杰军  上海长征医院肿瘤科专家


        1959年12月出生,医学博士。任上海癌症康复和姑息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审评委员会委员、解放军肿瘤研究所副所长、上海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综合性医院肿瘤专题组副组长、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进行肿瘤转移及抗转移的应用及基础研究、肿瘤的化疗及生物治疗(包括基因药物)、改善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研究等。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基金1项,军队科研基金l项,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2项,院“208”计划基金l项。“肝纤维化形成机制”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篇,主编《肿瘤转移机制及诊疗进展》、《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专著2部,参编《消化病新概念》等专著3部。

        擅长疾病 :肺癌、消化道肿瘤。

        12、罗  健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专家

        罗健 男 副主任医师  1988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96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内科学博士学位。98年曾在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对普通内科疾病及常见恶性肿瘤如肺癌、胃肠肿瘤、乳腺癌、淋巴瘤、骨及软组织肿瘤等有较丰富的经验。另外,在国内最早系统地从事癌症止痛、康复、姑息治疗、心理治疗及生活质量研究,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6篇,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主编2部、编写12部专著,现定期出诊止痛专家门诊。

        13、孙  钢  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专家

 

        孙钢,内科学教授,男,1955年3月生于哈尔滨市。1977年考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1982年毕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内科和消化科奠基人张孝骞教授,并受陈敏章教授和潘国宗教授亲自指导。1985~1987年赴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进修,从事胃肠激素研究。1997~1998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进行胰腺癌基础研究。有多年从事消化专业临床和科研工作的经历,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解决临床问题,特别是对少见疑难病症深入钻研,诊治成功率高,多次因疑难重症诊治成功获得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硕士生导师。第二届国家教委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

        14、郭浩明北京朝阳门医院第二病区主任临终关怀专家

        湖南省长沙市人。1961年山西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本科毕业,主任医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老年医疗护理、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医院第二病区(临终关怀病区)主任。
1992年至今仍工作在临终关怀领域。曾任北京市东城区第七届政协委员,北京市第九届,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东城区政府,东城区委授予优秀知识分子称号。2005年荣获东城区优秀人物提名奖。工作所在的朝阳门医院第二病区曾获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标兵班组。

        15、刘瑞祺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康复部部长

    北京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中华医学会北京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

    全军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军区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第二军医大学北京临床学院教授

    16、北京老年病院院长

    陈峥  男,出生于1957年9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老年医院院长,北京老年医院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所长。
   
    教育简历:
    1982年毕业于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
    1999年获河北医科大学结核病专业硕士学位, 
    2002年到2009年先后接受加拿大约克大学MBA培训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院管理培训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DRG培训
    马耳他联合国国际老年问题研究所老年医学培训。
   
    社会兼职: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首都医科大学老年医学系副主任;
    完成或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
    科技部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地方节点项目:北京老年医疗保健信息化管理体系;
    2005首发基金项目:多学科整合式管理模式在老年病人医疗护理中的

    应用研究;
    北京市卫生局建设项目:北京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
    民政部立项课题:数字化老年疾病防控体系的建立。

    近年发表的论文与论著:
    1.北京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构想,中国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年;
    2.老年病的管理,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
    3.老年医院发展模式探讨,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