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协会动态 > 正文

玉树的呼吸中,有泪水更有温暖

发布时间: 2011-04-27 14:29:00   作者: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来源: 本站   浏览次数: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许,汶川之伤尚未愈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又发生7.1级地震后,当时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立即启动了“情系青海-关爱生命行动”,并成立了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援助团,67名志愿者通过各种途径第一时间奔赴玉树,一年过去了,志愿者们一直还在前线服务,共救灾各类病人超万人次,协助有关部门机构发放物资超过100万元,特别是为玉树癌症晚期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兰州军区25分部政委魏继荣曾亲眼见证志愿者的力量,一周年的时候发来信息:我感谢你们为玉树奉献的爱心,感恩、奋进的玉树将会更美丽,玉树也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68岁求真文毛(女),2010年十一月中旬,志愿者发现他得了食管癌。随后送往西宁二院检查,发现是癌症晚期。接回后,志愿者进行了临终关怀。由于是食管癌,进食有困难,所以志愿者从医院开了葡萄糖和脂肪乳,进行营养补充。志愿者每隔一天就会去陪伴她和让她开心。老太太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都无工作,家境贫寒。志愿者还提供了相应的基本物资让他们使用。可能由于志愿者去的次数多了,老太太就感觉她的病无药可救,所以对志愿者特别依恋,尤其到他临去世的前一周。从眼神中,就能看出她对生的渴望。老太太2011年二月十五号晚十时左右逝世。志愿者还全程参加了她的葬礼,包括藏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天葬。然后,志愿者还请和尚到家里念经。到三月二十日止,直到整个葬礼过程结束。期间,志愿者买了一千五百块钱的酥油供老太太的葬礼操作所用。从社会上募集的资金,除老太太所用之外,剩余全部交还给他们的家庭。

    39岁的尕江(男),有一妻子,一儿一女,身患骨癌,志愿者是2010年十月份发现此病人。发现时,此人已经病情过重而无法送往西宁诊断。志愿者从医院开了葡萄糖和脂肪乳,进行营养补充。由于他们家资源比较糟糕,所以志愿者是唯一关心他的人。到了2011年一月中旬以后,由于双肾已失去功能,全身大面积浮肿,所以志愿者特从外地购买人血白蛋白二十瓶,每瓶单价五百元。虽然语言无法沟通,志愿者依然能感受到他那激动的心情。尕江于2011年3月20日临晨去世。当时我在外地,所以未能参加他的葬礼,非常遗憾。尕江的两个孩子,志愿者已经寻求到帮助来资助他们直到学业终止为止。就此告一段落。社会捐助尕江的所剩余款都交给他妻子。

    这样的帮助,志愿者在不断的重复,志愿者还曾经问自己为什么遭遇了天灾的玉树人民,还要癌症等一些疾病连续出现,生命实在太脆弱了。为了充分体现对前线志愿者和灾区同胞的惦记,4-14玉树一周年之际,“关爱生命万里行”活动小组管委会特别委派西宁联络处主任赵发伟战友战友代表全国志愿者前往玉树进行回访活动,兰州大爱无疆站长达式冬战友率队一同前往,为玉树的三所学校,一个乡村进行了医疗,捐助活动。还为在灾区的灾民看病,发放药品。活动共进行了4天行程2000多公里。特别是忍受着旅途的疲劳尤其是在海拔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高峰上,志愿者们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只休息了几个小时,并在坚持一年服务的玉树联络处副主任王宏涛战友陪同下,在两位新加坡的志愿者的主持下,所有志愿者驱车去了远离州上几十公里的玉树隆宝镇措多村帐篷寄宿小学,为孩子们送去了电脑、教学用具、体育用品,蔬菜、水果、牛肉罐头娃哈哈奶饮料等,在那里看到孩子们生活、学习在简易的帐篷里(高原的天气是寒冷的),两个孩子睡一张小床队员们心里都非常沉重。见到志愿者,他们热泪盈眶,对志愿者的回访表示深深的感谢,并献上了哈达,还有就是对所有的志愿者问好

    在玉树,志愿者眼前所看到的除了废墟就是帐篷,经历了四季的天气,时而刮风,时而下雪,时而晴天,高原的天气真是变化无常。令志愿者感动的是每到一户藏族家里看望震后伤民,他们都会以感恩之心接待志愿者。赵主任、王主任他们帮扶了许多孤儿和严重病人,孩子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们为爸爸。而他们自己的生活却非常的清贫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面糊糊,尽管这样但两位志愿者依然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一开始他们为志愿者介绍情况时总说战友,还志愿者以为都是军人,后来方知指的是一起参加过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们。

    玉树的条件非常的艰苦,住的地方每天都在停电,晚上睡在帐篷里很冷,没有按时吃过饭,有时一天就吃两个小饼子,玉树联络处主任孟凡龙战友,副主任王宏涛尽管是这样却在那坚持服务一年多了,没有丝毫的怨言。新加坡精英大学的志愿者陈心洁十分心疼这两位战友,经常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来自日本的志愿者的MAKI,吉椿和关爱生命四川站也曾给予一些物资援助。志愿者李腾富第二次赴玉树带去了湖南站余芳等筹集了药品。

    太古无法,太古无道,太初无为,太初无言——这是孟凡龙博客上的题记。一张画满络腮胡子的自画像,几个由“北川情怀”、“殇复——玉树片段”组成的小栏目,清晰地昭示了孟凡龙所关注的地方。去年,在第五届茉莉花论坛上,孟凡龙被评为了全国十佳生命关怀志愿者,赵发伟,王宏涛均获得“全国优秀生命关怀志愿者”荣誉称号,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实践志愿者的最高真谛。

    在玉树返回的路上,志愿者到达海拔4824米的最高峰时,志愿者特意下车到山坡上站立,把从玛呢堆买来的玛呢石放在了山坡上,好一会却是满面泪水,那里长眠着两位战友(志愿者):一位是西安的熊侃、一位是西宁的刘亚娟……

    ▲  2010年两次,肖敬,刘晶晶,来自日本的MAKI,吉椿代表团队和国际友人等前往玉树看望玉树志愿者   

    ▲  玉树志愿者孟凡龙,王宏涛在结古镇扎西科赛马场合影

    ▲  志愿者孟凡龙(中)在青海红十字医院与瘫痪伤员的孩子在一起

    ▲  志愿者赵发伟,王宏涛与兰州大爱无疆站长达式冬在玛尼堆

   ▲ 一周面会访活动

    ▲ 一周面会访活动

     ▲ 一周面会访活动

    ▲  孟凡龙在玉树救灾帐篷外开会

    ▲  王宏涛在玉树救灾帐篷里

    ▲  赵发伟在玉树第一完小

    ▲志愿者孟凡龙

    ▲  志愿者赵发伟

    ▲  新加坡志愿者陈心洁

    ▲  志愿者王宏涛

    ▲  志愿者李忠标代表团队第二次赴玉树看望前线志愿者

    ▲  2011年,志愿者李腾富第二次赴玉树

    ▲  志愿者余芳




    青海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见证》——“4·14”玉树地震救灾大型图片展,其中设立专区展示生命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过程使用过的工作证件、袖章、横幅及相关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