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协会动态 > 正文

陪伴,就是最大的幸福

发布时间: 2016-12-16 14:46:22   作者:杨晓倩,赵文强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陪伴,就是最大的幸福

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杨晓倩,赵文强

生命的无常在于那些不能被预见的相遇和别离。那是一个初春的下午,我第一次见到吴奶奶,她端坐在病床旁的椅子上,早已整理好衣服,梳好头发,笑容可掬地等待我们的到来, 初次见面健谈的她就和我们唠起了家常。

她今年八十七岁,在上海生活六十多年。我并非上海人,却能听懂她讲话,这令她很惊奇也很高兴。她同我们回忆了一生中令她记忆犹新的故事。聊到她年轻时曾经特别流行的《茉莉花》,她钟意茉莉的清白雅稚,浓香馥丽。我们立即拿出乐谱,合着的节奏,在那张黄杨木小桌前,唱起了这首歌。跳动的音符,仿佛把吴奶奶带到了过去的那个年代,让我感觉到她曾经的幸福时光。而此后的每周五,我都会到病房陪伴吴奶奶。现在回忆起来,和吴奶奶的第一次见面,她并不像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而是一个生活充满着热爱,平常而疼爱孩子的长辈。

这几个月以来的探望,每一次都令我记忆深刻。吴奶奶有午休的习惯,平时下午会睡到三点钟左右才起床,但自从我每周开始去看望她,她便早早的起床穿好衣服,端端正正的坐在病床旁的靠背椅上闭目养神。透过病房窗户,奶奶的身影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有些落寞。我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样径直走进去,悄悄地坐在吴奶奶的身旁,然后握住她的手,轻轻的叫一声:“奶奶”。她便睁开眼睛,满面笑容地对我说:“你来啦”?奶奶和我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每次她都会询问我的学习状况,和我唠唠家常。看到吴奶奶笑容的那一刻,我感到的是一种幸福的感觉,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体会的,但这对我来说,的确是幸福。

六月底七月初的盛夏,我更加忙碌,往返于上海、江西、安徽参加学术会议,做田野调查。可是每次回到上海的当天,我都会抽出时间专程去看望吴奶奶,那时候她更是怕影响我学习,待一会儿就让我回去,我心里明白,她是真的和我有感情了。对生死仿佛她很平静,她曾和我开玩笑地悄声讲,假如不能自理,活的其实很难受,那样不如平静的离开。在没有血缘亲情面前,没有什么比相见和别离时的握手和亲切的笑容再珍贵了。我意识到在这几个月里,我和奶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也是彼此的陪伴。我对她有一种离家的寄托,有一种莫名的感情,有一种不舍的挂念。

暑假结束前夕,社工杨老师突然和我联系问我回到上海没有,这让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果不其然,她告诉我,最近吴奶奶的情况很不好,我立即决定返沪。第二天的一大早,我见到杨老师,她告诉我奶奶腹水增多,说话困难了。推门而入,吴奶奶不再像曾经那样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而是侧卧在病床上睡着。我慢慢走进吴奶奶病床前,没有吵醒她,悄悄地在病床前坐下来,端详着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她静静的躺在靠墙的那张病床上,睡着的她还是那么的慈祥,面容消瘦。我心里百感交集,就想这么坐一会儿,静静地看看奶奶,哪怕不能和她说上一句话。睡梦中的吴奶奶仿佛感应到,醒了过来,她见我来了,看着我,眼里宛如见到另一个亲人,流淌出一种柔和而亲切的光。她想要起身,但我握住她的手没让她起来,因为每一次的起身对于腹腔积水过多的她来说是很痛苦的。从那以后,我们再没有像往常那样坐在一起愉快的聊天,每周五我都只是坐在病床旁的椅子上,静静地看看奶奶,握握她的手。

我一直觉得,活着,就是幸福,然而这最后的陪伴,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我从未想过会认识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奶奶,像忘年交那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我也从未想过自己这样小小的举动,能给奶奶带来多少快乐。撰写这篇文字的那个时候,我只希望吴奶奶的病痛少一些,希望在她生命中这最后的日子里能有更多的快乐。

然而,生命的无常,在于那些不能被预见的相遇和离别。11月2日,我从昆明参加会议返沪的第三天凌晨,吴奶奶平静而又安详的走了,生命的逝去可以是这样一个方式,没有恐惧,没有遗憾,没有悲伤,也再没有痛苦,就像花开无语、花谢无痕,如同生命的开始那样,依然可以非常美丽。想到这些,我都会在心头升起一股温暖的力量。而我的志愿服务之路,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