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养生讲堂 > 正文

形神之养(八)

发布时间: 2014-07-22 17:08:43   作者:中国儒释道养生文化网   来源: 中国儒释道养生文化网   浏览次数:

        此时,人们忘却外物,忘却知情,忘却生死,直至忘却自身,是谓“吾丧我”,把自我融化在宇宙之中,与道为一。人的灵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进入了“逍遥游”中的神入意境: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道门中人相信,如果能够经过后天修炼回到先天与道合同的状态,那么为生死困扰的人生就会像道一样永恒。《养生延命录》也认为人体与天地相盈虚消息,顺应天道而行,“和之于始,和之于终,精神灭想,生之道也。”

 

    3.无为守神

          《庄子·天道》曰:“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作者认为清静无为是万物生长之本,也是养生之本,无为者,无违生命之节律,动静适宜,忧患不生,方可养生。《庄子·刻意》也提出虚静恬淡是养神的要妙。作者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罷。虚无恬淡,乃合天德。故曰:悲乐者,德之邪也;喜怒者,道之讨也;好恶者,德之失也。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淡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养神要让神纯粹,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去干扰“神”,没有谋虑伤神,没有喜怒哀乐害神,没有外物役神,其境界可谓是心静如镜,物来则应,物去不留,自然天真,就像天的运行一样,了无行迹,是谓“天德”、“天行”。作者还进一步指出“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