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最新资讯 > 正文

儿女归巢 老人腾房

发布时间: 2015-10-22 10:39:4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新民网   浏览次数:

如何养老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北京晨报记者历时一个月独家调查发现,在北京存在部分老人把自己的房子留给海外归来的子女,而逐渐选择在环北京周边二次置业的情况增多了。值得关注的是,这部分人想要找到适合养老的社区并不容易。虽然众多房企纷纷涉水养老地产,意欲在这块大蛋糕上分一杯羹,但在实际运作中仍然存在盈利模式之破题、养老服务需改进、政策支持不足三大问题。为此,有业内人士支招,养老地产分拆上市、养老服务O2O发展,或许是养老地产发展破题的新方向。

“50后”二次置业为养老

有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中国留学回国累计总人数已达180.96万,占到了出国留学累计总人数的51.4%,这是在有确切数字统计以来,归国人数首度超越出国留学人数。随着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的增加,引发老人二次置业的情况增多。

“事实上,我们帮着找房的很多客户都是50后,十年前他们出售了手里的闲置房送孩子出国留学;今天又把自住房让给海外归来的子女。”一位从事北京新房代理销售的经纪人透露,事实上相比海外,还是中国机会多,因此在海外积累点经验再回来创业或找工作的老北京人也不少,导致如今一些家长把子女留在方便上下班的市中心,而自己选择环北京二次置业,选择环境更好的适合养老的低总价新盘养老。

经纪人的说法得到了年过六旬的张大妈的验证,她感慨说:“几年前我把房子卖了,供女儿上学。如今女儿从国外回来,想在北京买个房子挺难的。北京房价太贵了。”无奈之下,张大妈把自己唯一的一套城里住房让给孩子居住,她决定买个位置远点儿的养老住房。

像张大妈这样考虑二次置业的老人并不少见,65岁的李大爷早些年在北京太阳城买了一套房产居住。为了减轻归国儿子的压力,他选择在北京太阳城租住老年公寓,将自己原有的房子让给儿子。

随着老人成为北京购房的新生力量,他们想要找到适合养老的楼盘并不容易。北京晨报在北京秋季房展会设立展位进行调查发现,很多老人前来咨询选购什么样的楼盘适合养老,他们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总价不高的养老房产上。

房企涉水养老地产拼服务

远洋、蓝城、华银地产、中国太阳城集团在内的多家房企已涉足养老地产,它们开发运营养老地产的模式看似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太阳城董事局主席朱凤泊介绍说:“今天看来,北京太阳城有三个特点,一是在开发运作方面,70%做老年住宅,30%做持有物业,实现投资与收益的平衡;二是在养老运营服务方面,无论是购买老年住宅的老人,还是租住老年公寓的老人,都可以享受同等服务,包括在餐厅吃营养餐、享受医疗护理服务、参加社区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服务内容;三是在养老商业模式方面,建立了内部互相支持的产业链,比如北京太阳城养老设施完备,入住率较高,已入住的4000多位老人每年在社区医院就诊,可以给社区医院带来一定收益。”

“远洋地产从2009年开始涉足养老业务,成立了养老地产业务发展中心,形成养老服务品牌‘椿萱茂’。”远洋地产相关人士说,目前远洋椿萱茂养老机构,没有任何一家是镶嵌在远洋的社区里,都是租赁合适的房子进行改造的,远洋地产以轻资产的方式做养老服务。据介绍,继北京亦庄、双井推出两家椿萱茂老年公寓后,远洋地产第三家椿萱茂(北京·青塔)老年公寓也将于今年年底开业。此外,绿城打造的养老项目乌镇雅园以出售住宅回笼资金,创造了中国学院式养老模式,建有老年大学。

而在克而瑞信息集团养老养生发展中心项目总监高淑萍看来,上述企业的养老项目实际还是在拼服务。高淑萍认为:“无论房企开发养老地产是采用出售方式、出租方式、可售可租方式等不同形式,养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老年住区委员会专家陆松涛看来,养老地产的出售、出租不是利润的终结,后续的养老服务才是利润的开始。在养老地产开发中,房企要从赚快钱转变为赚慢钱,从拼资金规模转变为打造养老服务为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市场。

提醒

别把养老地产当住宅打造

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有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4.5%。到2020年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2亿。”陆松涛表示,正是因为需求巨大,所以众多房企才会选择进入养老地产掘金。

陆松涛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在白银时代,房企面临着转型,不得不改变原有思路,从单纯的房地产开发转变为综合运营服务商。而以养老地产为依托,核心发展养老服务,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也成为部分房企转型的一个方向。”

与普通住宅开发有所不同,房企开发养老地产必须要有适老化的设计,还要有满足老人需求的养老服务。高淑萍同样认为,“养老地产中的特色设计包括无障碍设计,比如有的台阶要改成坡道,以保证老人进出方便。”“做养老地产,需要建设相对成熟的社区。社区里需要具有医疗、超市等更加适合老人的配套,才能满足老人的生活要求。因此特别提醒正在打造或是酝酿进入养老地产的企业,一定要想着为老人营造‘家’的感觉,而不能是孤零零的一座住宅。”陆松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