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最新资讯 > 正文

沈阳“临终关怀”渴望关怀

发布时间: 2012-07-19 08:43:00   作者:未知   来源: 东北新闻网   浏览次数:

    70岁癌症老人的最后90天

  “尽早让你老伴回家等日子吧。”尽管老伴已经去世,但一年前医生的这句话至今仍萦绕在67岁王女士的耳畔,挥之不去。回首往昔,尽管从老伴被确诊癌症到去世只有一年的时间,但王女士却觉得有一个世纪般的漫长。“临终关怀”这一曾经冷冰冰的字眼,通过近距离接触、体验,逐渐变得温暖。对于死亡,她有了全新的理解与感受。

  噩耗 查出胰腺癌晚期

  王女士的老伴姓马,比她大3岁。一年前被诊断为胰腺癌晚期。老两口有两个女儿,10年前分别移民加拿大、德国,在那边嫁人生子。马先生患病前,俩女儿为尽孝道,甚至帮父母办理了移民申请,如果没有意外,老两口很快就能赴国外与女儿们团圆了。

  虽然周围亲朋劝了又劝,马先生还是选择了手术治疗。可是,手术结果早在预料之中:癌细胞“飞”了!此后,马先生不断地处于住院、回家、再住院、再回家的数次轮回中。

  迷惘 哪里能接受治疗

  随着时间流逝,马先生越来越瘦,精神越来越差,疼痛像一条毒蛇,如影随形。“我快要死了,能让我住院做个安慰治疗,少一点痛吗?”在清醒的片刻,马先生曾痛哭流涕地恳求。

  两个女儿陆续从国外回来。望着病榻上消瘦的父亲,泪水涟涟的她们却束手无策。联系很多家医院,医院称没床位,其实是不愿收治。“住ICU重症监护室吧,就是花费太大。”有亲戚出主意。

  于是,娘仨一起去了ICU。在那里,她们碰到一位肺癌晚期老人,“要想救老人,必须进行气管切开,人工插管上呼吸机。”一个月过去了,这位老人“深度昏迷,浑身插满管子,靠呼吸机喘气,比家人想象得要更痛苦”。

  经历 最后日子过得从容

  如何让父亲死得有尊严?俩女儿首先想到了国外的“家庭医生”,还别说,在自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有相似的服务。可是,很快就遇到难题:“父亲随时都会有危险。社区医生虽然是接收了,但他们工作忙,要随叫随到真的很困难,而且急救设备和技术力量也不足。”

  最后,她们把父亲送进位于铁西区滑翔路附近的一家医院。与先前耳闻目睹的场面截然相反。“一切都是静静的,听不到任何的哭声和喊声。”在这里,马先生走完了他人生最后的90天。

  在病房里,通过观看影片、心理疏导、开放交谈,医护人员会和病人及家属一起探讨病情,制定护理方案,消除忌讳和恐惧,坦然面对死亡。马先生陷入深度昏迷后,被转移到了“关怀室”。在这间专为进入弥留之际病人留出的房间,马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此生最后的旅程。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作为沈阳乃至全国较早开展临终关怀的机构之一,这家医院的宁养病房已开办12年。在最近两年多的时间内,该病房已收治临终病人近900人。迄今已有数千名癌症晚期病人在这里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有尊严地微笑着离开。

  我们身边,哪里可以“临终关怀”

  调查一:公立医院不能“插班”

  “我家经济条件还可以,父亲在铁西这家医院住了不到半年时间,花了近10万元。”马先生的女儿称。

  记者询问了沈城多家知名大医院,被告知:能提供临终关怀的医院比较少,建议考虑小一点的二级医院,不要找大的三甲医院。

  其中,一家治疗肿瘤的专科医院答复,“我们医院的病人都没有地方住院,外面的病人住进来很难。”该院住院部相关人员无奈地表示,“在我们这儿能刷医保卡,一些民营医院则不能。”随后,记者与另一家设有关怀病房的综合医院取得了联系。据介绍,目前开放10余张床位也已全部满额。

  调查二:民营医院床位富余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沈阳很多民营医院也设有“关怀病房”,相关床位大多分为多人间、双人间、单人间,个别的还有VIP间,每月费用从近2000元到上万元不等。最普遍的双人间,平均月花费需两三千元。按每日费用计算,至少也要百元左右,最高可上千。记者了解到,民营医院床位有富余。

  调查三:养老院不具备治疗条件

  采访中,记者得知沈城很多具有一定规模的养老院,也设有“临终监护室”,老人弥留时提供救治,去世后协助家属处理在前往殡仪馆之前的一些事宜。但是,这些临终关怀服务目前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养老院的“临终监护室”基本不对外开放,只面向老人,而且是院内老人。其次,这些比较有知名度的养老院,都相当难进。位于铁西区马壮街附近的一家养老院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2009年开始,老人到这里居住养老,就需要提前预约登记了。

  事实上,养老院的“临终关怀”很有局限性,服务对象大多以患慢性病老人为主。而面对癌症晚期、脑溢血等类型患者,一般不具备抢救治疗条件。

  疑问

  资源奇缺啥原因?

  临终关怀,资源奇缺,原因何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了以下几种声音。

  ——医疗资源有限说。临终病人长时间住院,会造成病床周转率慢,病人转不出去,会耽误有治疗希望的患者就诊,使有限的医疗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

  ——成本说。临终关怀的病人不采用价格昂贵的治疗手段,用药也都是选用一些相对便宜的缓解病症、减轻疼痛的药物,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又要保持住,长此以往,怕难以为继。

  ——纠纷说。临终病人病情多变,有时,原本一切生命指征都很正常,但突然间就会出现高危情况,家属一转身人就没了,这种情况会令医患关系更加紧张。

  释疑

  护理需遵循三个原则

  据专家王教授介绍,临终关怀的护理原则,大致有三方面内容。

  一是以照料为中心。对临终病人来讲,治愈希望已变得十分渺茫,而最需要的是身体舒适、控制疼痛、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因此,目标以由治疗为主转为对症处理和护理照顾为主。二是维护人的尊严。患者尽管处于临终阶段,但个人尊严不应该因生命活力降低而递减,个人权利也不可因身体衰竭而被剥夺。只要未进入昏迷阶段,仍具有思想和感情,就应维护和支持其个人权利,如保留个人隐私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参与医疗护理方案的制订,选择死亡方式等。

  三是提高临终生活质量。不能片面地认为临终就是等待死亡,生活已没有价值,为此,切不可对病人表现出态度冷漠、语言生硬、操作粗鲁。

  喜讯

  临终关怀在社区

  日前,《辽宁省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公布,其对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城乡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2015年辽宁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一所床位500张以上集医疗、养护、康复、托管、临终关怀于一体的示范性、综合性社会福利设施。全省将完成1500个750-1600平方米的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设施建设。

  今年,沈阳市将投入1000万元资金,再建100个老人日间照料站。日间照料有10个服务项目。对新建民办养老机构,政府每张床位还补贴2000元。届时,临终关怀病床有望在社区照料站出现。

  三组数字

  老龄、空巢、癌症

  辽宁省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预计到2015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863万,约占总人口的20.24%。全省约有130万空巢老人、特困老人、失能老人等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

  沈阳市老年人口122.9万,占总人口的17.1%。预计2015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164.6万,约占总人口的21.6%。

  辽宁省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孙丽华介绍,根据2008年辽宁省调查数据显示,沈阳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在1.4万人至1.5万人之间。目前沈阳癌症死亡率在全国平均值之上。

  一个解释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不是治愈疗法,而是专注于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至几个月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就世界范围而言,临终关怀的出现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